连日来,中国上下都笼罩在雾霾当中,不少专家都建议此时宜减少外出,然而,留在室内就绝对安全?室内空气污染已经引起36%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全世界每年有2400万人的死亡与室内pm2.5密切相关,我国每年也有11万人因此致死。因此,在关注漫天大雾的同时,更要留意防控身边的隐形“雾霾”.....
室内的PM2.5超标毫不逊色于室外 平常甚至超过室外
不少人觉得,PM2.5主要来自室外,其实不然。有研究显示,室内PM2.5有九成来自室内活动。据统计,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在室内生活和工作,其中,65%的时间在家。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经过历时5年的调查发现,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极高,是室外空气污染的数倍至数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
其实室外空气的含尘浓度是低于室内浓度的,但有些时候室外污染是室内的尘源,特别是靠近路边的建筑,汽车排出的尾气成为室内重要的污染源。通风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最有效和最便捷的措施之一,但雾霾天气又最好避免总开着窗户。这一对对矛盾只说明一件事,不能只关注室外或者室内的空气污染,必须“内外兼修”。
吸烟是室内PM2.5超标主因——“三手烟”是隐形杀手
室内烟草燃烧的烟雾中超过50多种能致癌的有害物体,这些有害物体都会导致室内pm2.5超标,同时这些有害物体还会吸附在头发、衣服、以及皮肤上,当您问到空气中弥漫的烟味时,说明你室内的pm2.5已经超标了。
室外空气质量主要靠国家 室内空气自己可做主
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来源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大的是后者。
1、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海盐、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 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
2、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 ,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
要想提高空气质量主要要靠国家政策引导,个人行为只是辅助。但我们长时间逗留的室内,PM2.5的浓度则完全可以通过改善个人生活习惯来改变。要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首先确保室内勿抽烟;平常多开门窗通风(但阴霾天减少开窗);烹饪少煎炸,开油烟机;经常清洁除尘,保持室内干净清洁,都有效果。
人们还可以采用空气净化器来处理封闭的室内环境污染,不过目前空气净化器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使用加湿器,则有助于保持人体呼吸道的湿润;此外还可以在室内选择性地摆放一些花草,例如芦荟、吊兰和虎尾兰,都可清除甲醛。国家整治空气质量,至少需要20多年时间;但同样可怕的是,人们对自己制造PM2.5的现实,仍未予以足够重视。
专家的对付室内PM2.5秘笈
对付室内的PM2.5,开窗通风本是最有效的办法,但也要依据室外空气状况而定,像目前我国的室外空气质量,就不适宜长期开窗。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指出,室内PM2.5对健康的危害更大,儿童、老年人、孕妇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属于PM2.5污染危害的四大高危人群,尤其需要注意。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广生则给出了六条建议。
宋主任的防控室内PM2.5方法包括:一是日常注意合理开窗通风;二是注意室内环境卫生;三是注意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控制,注意选择无污染、少污染的家具和装饰装修材料;四是注意养植绿色植物;五是注意车内空气污染,遇到严重堵车时应关闭车窗,把空调暂时调到车内自循环模式等;六是注意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空气净化器,如净化PM2.5污染的空气净化器。
合理选择防霾产品
安装防雾霾窗纱,解决长时间雾霾天,室内通风问题,但防雾霾窗纱为了保持窗纱原有的通风透气性,pm2.5阻隔率只能达到80%左右,所以要是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空气净化器和窗纱结合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