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节水灌溉管理机制
目前,水利部正在进行综合水价改革、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试点,“十三五”将进入总结、推广阶段,出台一批新政策、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特别是节水灌溉激励机制将初步建立。同时,为加强水资源管理,为农业水价改革打下基础,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控措施,用水计量和监测系统将成为微灌等灌溉工程建设的必需品。
研究推广农业节水综合集成模式
微灌将与农艺水肥耦合、栽培模式、作物品种、管理、调亏技术等措施结合的更加紧密,形成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并得到大面积推广。由过去注重单位面积节水向单方水产生更高的效率转变,使作物在单位水量下所获得产量或者效益,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根据《纲要》,“十三五”期间,全国将新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并结合近几年来微灌发展迅速及各地发展需求分析,预测“十三五”期间,全国将发展微灌面积4000万亩左右。占全国节水灌溉总面积的40%左右。
滴水器滴水器是滴灌系统的核心,要满足以下要求: (1)有一个相对较低而稳定的流量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每个滴水器的出水口流量应在2~8升/小时之间。滴头的流道细小,直径一般小于2毫米,流道制造的精度要求也很高,细小的流道差别将会对滴水器的出流能力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水流在毛管流动中的摩擦阻力降低了水流压力,从而也就降低了末端滴头的流量,为了保证滴灌系统具有足够的水均匀度,经验上一般是将系统中的流量差限制在10%以内。 (2)大的过流断面为了在滴头部位产生较大的压力损失和一个较小的流量,水流通道断面小尺寸在0.3~1.0毫米之间变化。由于滴头流道较小,所以很容易造成流道堵塞。如若增大滴头流道,则需加长流道,为此,研究出了多种滴水器。
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内容
1.灌溉管路铺设。定植前需整地、施底肥、做畦、铺设滴灌、安装施肥器等。大棚草莓一般做小高垄:垄宽40—50厘米,垄沟宽30—40厘米,垄高20—25厘米。草莓定植株距17—20厘米,每垄栽两行。在定植两行草莓株距中间位置处铺设一条或2条滴灌毛管(滴灌带或1条微喷带);滴头间距一般选用20cm为宜。
2.滴灌设备及安装。根据乌鲁木齐周边气候条件,大棚草莓的灌周期一般为5—10天。滴灌送水需要每平方厘米的压力为l—1.5kg,用水泵或附近水塔都行。水塔的高度要达到10m以上,以保证压力。滴灌管道的安装级数,要根据水源压力和滴灌面积来确定,一般采用三级管道:即干管、支管和毛管以及滴头。
3.滴灌要求:草莓根部采用压力补偿式、小流量滴灌带,滴灌小时流量在3立方米/亩以下(滴灌带用量600米/亩计),以保障首尾给水均匀,并保持基质在滴灌流冲击下无冲刷流失现象;棚内尽量安装雾化喷淋系统,以实现叶面肥的补充和植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