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塑料软包装、建筑、汽车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全球色母粒市场需求正在逐年加大。该网站预测,2014-2019年期间,全球色母粒需求复合年增长率将达5.3%。报告指出,色母粒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着色剂、载体、分散剂。色母粒在通过高速混炼机混炼、破碎后,挤出拉成粒。在塑料加工过程中,色母粒具有浓度高、分散性好、清洁等显著的优点。根据色彩及功能性质不同,色母粒可分为黑色母、白色母、彩色色母以及添加剂四大类。
(1)色母粒存放一段时间后会吸潮,尤其是PET、ABS、PA、PC等,故要按本色粒同样的工艺进行干燥并达到含水量要求。
(2)用色母粒拚色达到所需色泽必须十分慎重,常常会发生色差和色光的变化。
(3)色母粒和其他添加剂会有反应,使用时要注意。
(4)色母粒的稀释比的选取应注意。选用高的稀释比,则生产成本较低,但也要受到加工设备的限制。
色母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塑料、纤维的着色新产品,它是把颜料超常量均匀的载附于树脂中而制得的聚合物的复合物。色母主要组成为着色剂、载体、分散剂三部分。据相关资料获悉,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对色母的年均需求增长率约7%-9%,可我国对色母的年均需求增长率为20%左右。预计中国将成为色母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市场。特别是彩色和添加母粒,我国要依赖进口。我国已成了亚洲地区色母市场的生产国和消耗国。我国有330家生产色母的企业,其中塑料级色母厂已经达到了 300家,纤维级色母厂为30家,这些色母生产厂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山东、浙江、江苏、上海、辽宁、天津、北京、河北等省市。我国色母粒年生产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企业有将近50家,全国色母生产能力为每年30万吨,2001年我国色母的需求量不到12万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导致国内色母行业普遍开工不足,除新建生产装置增速过快,产品订单不足等因素外;其中重要因素是国产色母产品结构单一,品种不全,通用型产品占很大比重,而高浓度和超高浓度、多功能性色母及细旦纤维用色母所占比重较少。反观色母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颜料、分散剂等原材料品种齐全,已形成了系列化和专业化产品结构。在品种开发方面,我国色母生产厂家已经开发出了纤维用色母、薄膜用色母、电线电缆用色母、聚烯烃色母、PVC色母、注塑制品用色母。有关专家认为,未来色母将朝着多功能化、高颜色含量和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色母的发展伴随着对生产技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