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微灌中得到进一步推广
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及人工成本的增加,大型企业投资农业领域,管理水平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状况会得到有效解决。农业企业为追求增收节支,减少管理成本和提高作物品质,会加大自动化、智能化灌溉推广力度。因此,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在微灌灌溉管理中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
加强水肥耦合研究,为农民科学灌溉施肥奠定基础
目前,作物灌溉制度、施肥制度、水肥耦合技术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微灌发展。加大微灌等节水灌溉制度、精准施肥等的试验研究、总结推广,已成为推进微灌发展、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水利部加大了灌溉试验研究、推广工作的扶持力度,“十三五”期间,灌溉制度、水肥耦合研究推广工作必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取得丰富成果。
省水省工,增产增收。因为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 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35%—75%。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 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因而作物与杂草争夺养分的大为减轻,减少了除草用工。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故能增产。
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由于滴灌能够及时适量供水、供肥,它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使保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高。
滴灌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由于滴头能够在较大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工作,且滴头的出流均匀,所以滴灌适宜于地形有起伏的地块和不同种类的土壤。同时,滴灌还可减少中耕除草,也不会造成地面土壤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