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审核组规模和成员审核机构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确定审核组规模并审核组长。审核组规模和成员的确定应考虑如下因素:
(1)审核所依据的OHSMS标准;
(2)组织类型、规模、生产类型、复杂程度及有关法规要求;
(3)审核组所需具备的专业人员,是否需要有相应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
(4)能使审核组成员特长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ZUI佳组合;
(5)有利于与被审核方联系、接触所需的语种、语言技巧和个人技巧;
(6)能避免与被审核方产生厉害冲突及其他相关因素。根据审核组规模和审核工作量的需要,审核组内还可分成小组,但须由审核组长或主任审核员确定小组长。
ISO14001认证审核常见问题
厂房建设期间环保资料: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提供的评估报告
2)环境影响报告批复——环保局批复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环保局验收
4)消防验收报告——消防部门验收
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
1)环境因素识别不齐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a、未能充分按生产经营过程的范围来识别,比如:生产经营范围包括有销售,但对销售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未识别;
b、未能按生产工艺流程的顺序进行识别,识别环境因素没有顺序,最易导致缺漏;
c、未考虑到过去发生过的、将来计划的因素,如:公司拟扩建新厂房,对于扩建厂房过程中存在的
ISO的技术活动是制定并出版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ISO的工作涉及除电工标准以外的各个技术领域的标准化活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通信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展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成为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信联盟(ITU)加强合作,相互协调,三大组织联合形成了全世界范围标准化工作的核心。ISO与IEC共同制定了《ISO/IEC技术工作导则》,该导则规定了从机构设置到人员任命以及各人职责的一系列细节,把ISO的技术工作从国际一级到国家(Member body)一级再到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简称TC)、分委员会(Sub-Committee简称SC),最后到工作组(Working Group简称WG)连成一个机的整体,从而保证了这个具有140个成员国、2850个技术委员会、分委员会及工作组和30000名专家参加的国际化庞大机构的有效运转。截止目前,ISO已经发布近14000项国际标准、技术报告及相关指南,而且尚在不断增加之中。为制定这些标准,平均每个工作日有15个ISO会议在世界各地召开。
ISO的工作引起了各国际组织的兴趣,535个国际组织与ISO的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建立了联络关系。为沟通信息,ISO建立了情报网(ISONET),已经有82个国家的标准信息中心向该网提供快速存取,网络已经收入500000件标准、技术法规和其它标准类出版物,有10750个国际标准和2700个国际标准草案的录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