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水时水流出流方式的不同,微灌可分为滴灌、微喷灌和渗灌等。其中滴灌应用最为广泛。 滴灌 滴灌是微灌系统尾部毛管上的水器为滴头或滴头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将有一定压力的水消能后以滴状一滴一滴的滴入作物根部进行灌溉的方法。使用中可以将毛管和水器放在地面上,也可以埋入地下30~40厘米。前者称为地表滴灌,后者称为地下滴灌。滴头的流量一般2~12升/时,使用压力50~150千帕。
完善节水灌溉管理机制
目前,水利部正在进行综合水价改革、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试点,“十三五”将进入总结、推广阶段,出台一批新政策、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特别是节水灌溉激励机制将初步建立。同时,为加强水资源管理,为农业水价改革打下基础,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控措施,用水计量和监测系统将成为微灌等灌溉工程建设的必需品。
研究推广农业节水综合集成模式
微灌将与农艺水肥耦合、栽培模式、作物品种、管理、调亏技术等措施结合的更加紧密,形成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并得到大面积推广。由过去注重单位面积节水向单方水产生更高的效率转变,使作物在单位水量下所获得产量或者效益,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根据《纲要》,“十三五”期间,全国将新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并结合近几年来微灌发展迅速及各地发展需求分析,预测“十三五”期间,全国将发展微灌面积4000万亩左右。占全国节水灌溉总面积的40%左右。
新型远程监控自动节能灌溉系统每亩地灌溉成本降低到15元、节省了35元,完成一个村的浇地从2天降低到7个小时,用户只需要一张IC卡就能完成操作。这些措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灌溉用水服务。当天召开的全市农田节水灌溉现场会安排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田节水灌溉工作,同时要求认真总结推广阳信等地经验,抓好农田节水灌溉工作,推动全市节水灌溉再上新水平。
会上指出,农田节水灌溉问题,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民心工程。阳信县开创性地实施市场化运作,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对推动全市的农田水利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推广意义。通过总结不难发现,阳信县在要抓好灌溉水源、抓好规划工作的同时,积极抓好资金投入,阳信县金阳街道办事处已投入260多万元,节水灌溉发展到16个村,覆盖耕地8000多亩。资金投入主要采取了群众自筹、上级帮扶、村集体收入等多种模式,特别是现在成立专门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形成了滚动发展的良好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