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是指以小水滴或是细小水流缓慢地施于植物根层的方法,是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先进技术。目前,世界上滴灌技术应用最广泛的国家是以色列、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等。我国从70年代开始,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进行滴水灌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作为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的节水工程,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带领下,在我国的华北地区、上海、浙江、大连、广州等地进行推广试验,从滴灌的技术到机械设备都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滴灌技术将成为我国先进的供水技术,大大缓解农业生产中的供需水矛盾。 滴灌供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省水:滴灌可以防止水分向深层土壤渗漏,也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因此不仅比畦面灌溉省水,而且与喷灌相比较,也能节省一半水量,还能防止土壤盐分积集和土壤板结,有利于土壤通气,能较好地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在水源缺乏的干旱地区推广更具有其特殊意义。
省水省工,增产增收。因为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 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35%—75%。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 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因而作物与杂草争夺养分的大为减轻,减少了除草用工。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故能增产。
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一般为压差式施肥罐或文丘里施肥器,施肥罐容积不低于15升(施肥罐采用深颜色的筒体,以免紫外线照射产生藻类堵塞滴灌系统)。
肥料要求:常温下要具有以下特点:全水溶性、全营养性、各元素之间不会发生拮抗反应、与其他肥料混合不产生沉淀;不会引起灌溉水pH的剧烈变化;对灌溉系统的腐蚀性较小,云河乐施特。
常用肥料:水溶性好的固体肥或高浓度的液体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云河361纯钾复合肥料系列。
滴灌方案:滴灌施肥必须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移栽至开花期每5—7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8—10方/亩;开花至膨大期每5—7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5—8方/亩;采收期每6—8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6—8方/亩。
加肥方案:一般原则是每次滴灌每次加肥。具体是移栽至缓苗期每7—10天加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用2—3公斤滴灌专用肥(云河乐施特20:20:20);开花至膨大期每7—10天加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用3—5公斤滴灌专用肥(云河乐施特15:6:35);采收期每7—10天加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用3—5公斤滴灌专用肥(15:6:35),采收后期酌情减少加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