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水瓶是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用品。使用时间较长的暖水瓶内壁,往往结成一些斑点的黄色沉淀。这主要是由于在饮用的水里常常含有碳酸和碳酸镁,这些化合物在暖水瓶内长时间积聚,附着在瓶壁上,成为水垢。单这些杂质还不会对人体带来危害,严重的是隐藏在水垢里的一些有害的重金属元素,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医疗实践也证明,许多重金属元素有致癌的可能性。因而,我们切切不可对暖水瓶的污染掉以轻心。当用暖水瓶装酒或酸性饮料后,瓶内这些金属元素沉积物就会溶解在水中,喝这样的水,就会受到金属污染。
所以,只要人们保持暖水瓶内壁的清洁,这种危害也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暖水瓶内壁有了水垢,可以用一下方法进行清洁:
1、在瓶里放些纸屑,然后倒进温盐水,轻轻晃一会儿,水垢即可除净。
2、可倒入浓度为1%的小苏打水500克左右,或将食醋加热装入瓶内,轻轻摇涮,水垢即可除掉。
3、把两个鸡蛋壳稍微弄碎,装进瓶中,再装入半茶缸凉水,堵上瓶塞并用一只手按住,大拇指和其他手指握住瓶口颈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上下左右旋转摇晃。约20秒种,取下瓶塞,倒出蛋壳,再用清水涮洗两遍即可。
中国的暖水瓶究竟始于何时?通过对宋代文献史料的研究认为:暖水瓶在北宋的后期就已经开始制作并使用了。其证据是: 张虞卿者,文定公齐贤裔孙,居西京伊阳县小水镇。得古瓶于土中,色甚黑,颇爱之,置书室养花。方冬极寒,一夕忘去水,防为冻裂。明日视之,凡他物有水者皆冻,独此瓶不然。异之,试以汤,终日不冷。张或与客出郊,置瓶于箧,倾水瀹茗,皆如新沸者,自是始知秘。惜后为醉仆触碎。视其中,与常陶器等,但夹底厚几二寸,有鬼执火似燎,刻画甚精,无人能识其为何时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