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厂家介绍产品优点。
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布局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换热器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换热器那样需求预留抽出管制的维修场所,因而完成相同的换热使命时,板式换热器的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
传热系数高 管壳式换热器的布局,从强度方面看是极好的,但从换热视点看并不抱负,由于流体在壳程中活动时存在着折流板—壳体、折流板—换热管、管制—壳体之间的旁路。经过这些旁路的流体,并没有充分地参加换热。而板式换热器,不存在旁路,而板片的波纹能使流体在较小的流速下发生湍流。所以板式换热器有较高的传热系数,通常情况下是管壳式换热器的3~5倍。
板式换热器整个结构也不是很复杂,基本上除了定制的板式换热器之外,一般的都是有传热板片、密封垫、压紧板、夹紧螺栓这几个主要的部件组成的,这几个部件环环相扣,承上启下,相互之间的合作,今天要讲的就是这密封胶垫:
密封胶垫基本作用就是密封,这种密封胶垫能承受的基本温度就是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假如密封胶垫由于老化出现问题,那么也会影响整个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压力。
密封胶垫的要求:垫片的上下竹密封应该平整光滑,而且不能有任何的气泡和凹坑以及飞边现象,密封胶垫不使用时应当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储存温度为四十度以下为好,且不能和you机溶剂或者酸碱油之类的物质存放在一起,好吧,密封胶垫就是这么娇贵~大家对待它还得温柔点!~
板式换热器当前已大量地使用于工业中,是一种效率高、紧凑的热交换设备。它的开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前史。经过广泛的使用与实习,大家加深了对板式换热器优越性的知道,跟着使用领域的扩大和制作技能的前进,使板式换热器的开展加速,当前已成为很重要的换热设备。
1878年德国人发明晰板式换热器,并取得专利。到1886年,由法国M.Malvazin初次规划出沟道板板式换热器,并在葡萄酒出产中用于灭菌。R.Seligman在1923年成功地规划了能够成批出产的板式换热器,开始时是运用许多铸造青铜板片组合在一起,很像板框式压滤机。1930年今后,才有不锈钢或铜薄板限制的波纹板片板式换热器,板片附近用垫片密封,从此板式换热器的板片,由沟道板的方式跨入了现代用薄板限制的波纹板方式,为板式换热器的开展奠定了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