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钢球的磨损失效相关因素
磨损——由于机械作用造成物体表面材料逐渐损耗。磨损失效——由于材料磨损引起的机械产品丧失应有的功能。而耐磨钢球磨损在整个磨料损耗中所占的比重超过50%。所谓磨料磨损:是由外部进入摩擦面间的硬颗粒或突出物在较软材料的表面上犁刨出很多沟纹,产生材料的迁移而造成的一种磨损现象。分析耐磨钢球的磨损机理须从机件磨损的外在环境条件和耐磨钢球内在特性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机件磨损的外在环境条件:有硬度、力度、速度、角度、温度、湿度、粒度等几个方面。
1 、被磨料的硬度:在磨损的诸多特性中,物料硬度的影响最为重要。
2、力度;这里特指物料对磨料的压力。随着磨损压力的增加,磨损量随之增大,因为随着压力的增大磨料对耐磨钢球的刺入深度增加,对材料表面进行切削变形的能量随之增强。
3、磨机的速度:对于不同磨损种类,磨损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滑动磨损情况下,速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冲蚀磨损速度对磨损有重要影响,当冲击速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原本在滑动磨损或低速情况不造成磨损的物料此时也可以造成磨损。
4、角度:冲蚀磨损中冲击角度对磨损的影响非常大。冲击角度对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的影响不同。对于陶瓷等脆性材料,随着角度的增加磨损量增加,在接近90°角的垂直冲击条件下,磨损量达到最da,这表明脆性材料不适合在大角度冲蚀工况下使用;对于韧性材料,磨损量先是随着冲击角度增加而增加,在某一角度时达到最da值,其后随着冲击角度的增加磨损量随之下降。这表明韧性材料在低角度工况下工作容易发生磨损,而在高角度时则可充分发挥其耐磨性。这是因为韧性材料硬度较低,低角度冲蚀时磨粒对表面的切削最有利,磨损量即上升,而脆性材料在垂直冲击时,材料表面最容易碎裂剥落,所以磨损量最da。
5、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磨损随着加大。
6、湿度:实际工程中,在金属摩擦副的情况下,液体进入对磨界面,磨损可以大大下降;可是在磨料磨损的情况下,磨料中有水分进入,磨损反而变得严重。
7、粒度: 磨料粒径:对磨损的影响最初随着粒径的增大磨损呈线性关系增大,当达到某个数值即所谓的临界粒径之后,磨损的增长就变得缓慢,或者出现不再增长的情况。
钢球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的是很广泛的,而在钢球的术语中,有一个词叫做硬度,今天大名新材料的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耐磨钢球硬度:
1.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2.洛氏硬度(HR)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3.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HV值(kgf/mm2)。
钢球广泛应用于轴承、电子、机械设备、冶金等领域,今天大名新材料的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钢球在磨机内工作原理:
钢球的作业是在球磨机筒体内进行的,筒体内装有钢球或钢锻等磨矿介质。
磨矿介质随着筒体的旋转而被带到一定的高度后,由于介质的自重而下落。于是装在筒体内的矿石就受到介质冲击力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磨矿介质在筒体内沿筒体轴心的公转与自转,在磨矿介质之间及其与筒体接触区又产生对矿石的挤压和磨剥力,从而将矿石磨碎。
将优质的球墨铸铁经过等温淬火热处理,改变其基体组织,在强度达到高强度钢的同时,具有极高的韧性和极高的硬度耐磨性,在矿山行业所采用过的钢球,使用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了用户的一致认可。
钢球在使用过程中具体表现有:
1、韧性远远超过高、中、低铬球;
2、碎球率几乎为零,不堵塞篦缝,有效提高了磨机粉磨效率;
3、失圆率非常低,有效提高了磨机的粉磨效率;
4、低磨机噪音3~5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