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方向的确定应建在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无污染的地块上;
一般要求座向为南北走向,排风口设于东西两侧。这样做的优点是:(1)有利于棚内湿度的降低;(2)减少了棚内搭架栽培作物、高秆作物间的相互遮荫,使之受光均匀;(3)避免了大棚在冬季进行通风(降温)、换气操作时,降温过快以及北风的侵入,同时增加了换气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多样化要求将进一步增加,蔬菜大棚能弥补一些蔬菜的季节性不足,无疑在未来的蔬菜生产中将有着重要的作用。
棚内下挖过深的害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必然会造成棚前脸处出现较长的遮阴带。 “地窖式”大棚正是由于冬春季棚前脸处见不到光照,无法进行蔬菜生产或蔬菜长势极差而得名。棚内温度(气温+地温)因接受太阳光照而提升,处在遮阴带内的蔬菜则会因温度过低而出现“低温障碍”。同时,蔬菜生长因缺乏光照而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面黄肌瘦”,甚至“饥饿”而亡。另一方面,建棚者把棚内熟土堆砌墙体利用后,露在地表的是一层生土,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有益微生物匮乏,透气性差,如果不加以改造,当季蔬菜生长必受影响。此外,蔬菜大棚下挖过深,对于一些地下水位过浅的地区更不适合,棚户建棚下挖过深,会使种植的黄瓜等普遍出现沤根、死棵现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如今的我们而言,对蔬菜大棚的了解已经比较详细了,不过还是有三个细节是需要特别去注意的。
一、由于大棚是由棚膜覆盖住的,所以其内部的空气流动及交换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当蔬菜长得枝叶茂盛的情况下,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变化就会很剧烈。
所以,当等到日出后,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通风和换气,如有需要,应补充一些二氧化碳。
二、如有必要的话,那么可以进行人工二氧化碳的施肥工作,一般是在日出后到通风换气之前。
三、在低温季节总,由于大棚密闭的时间比较多,因此棚内很容易就积累一些有毒气体,比如氨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从而使得植株出现问题,影响其生长发育,进而出现早衰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