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导体而无任何绝缘层的线缆产品称为“裸电线与裸导体制品”。为了保证电流沿导线方向流动与电气安全,在安装时必须设置与线路电压相适应的外部绝缘,如空间间隔、绝缘子支撑等。因此本类产品本身不标明“使用电压”。
本类产品的技术学科是对具有高导电、高强度、高耐热、耐腐蚀、耐磨耗等特性的导电金属材料进行研究开发,以及以有色金属压力加工(热轧、冷拉拔、绞合等)工艺技术与装备,导电合金的配制,高纯度有色金属的冶炼、改性等研究和工艺技术开发等。
“从超导电缆的市场前景来看,中国应该是世界第一。”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研究员信赢介绍,中国近年来电力发展相当快,装机容量连续4年以每年2千万千瓦至3千万千瓦的速度增长,在整个世界工业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信赢说:“现在的技术还不能说完全成熟,但关键技术基本已经掌握,没什么大的技术障碍。目前全世界都处于整体向前发展的过程,我们会在发展中越做越好。”
注重自主创新 强化专利意识:
专利和创新意识是软实力的具体体现。我国目前还处在工业化中期,在创新能力上面临着新的考验。
目前,国内企业的拥有含金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比较少,实用新型专利比较多;可跨国集团往往申请的专利一般都是发明专利,可以看出国内公司与跨国集团的差距所在。另外,资料显示,如果按照人均计算,我国专利数仅为发达国家的14%左右。由此可见,我们提高专利的申请很有必要。
一般情况下,行业排名靠前的骨干企业,专利数据上升速度也比较快,技术优势也明显凸显。相反,在经营过程中,对知识产权保护不重视的企业,企业需要维权等方面就会遇到不少困难。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要结合电缆行业产品目前现状,拓宽开放的科技视野、关注世界电线电缆行业自主技术的创新源头,整合信息资源,不遗余力地推进技术创新,从而拥有更多的自主意义的专利技术、专利产品。
同时,将专利技术与生产有机结合,提高专利成果转化率,专利技术最终要转化为生产力,有效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产学研结合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电线电缆企业的发展,科技是支撑,人才是关键,要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只有把科技作为核心推动力和重要抓手,才能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如果说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那么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