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4.makepolo.cn/img4/491/183/100018549183_14951849164367.jpg)
![](http://img4.makepolo.cn/img4/491/183/100018549183_14951849193014.jpg)
![](http://img4.makepolo.cn/img4/491/183/100018549183_14951849213592.jpg)
![](http://img4.makepolo.cn/img4/491/183/100018549183_14951849225554.jpg)
专业生产电厂冷却塔填料、中央空调冷却塔填料、冷却塔淋水填料、PVC冷却塔填料、悬挂型冷却塔填料、斜交错冷却塔填料、玻璃钢填料、PP斜管填料、S形填料
宽度200--1250mm 长度 700—10000mm
现有冷却塔填料尺寸:500*1000mm 800*750mm 400*750mm
500*1200mm 600*1600mm 1200*1600mm 1200*1800mm
300*1220mm
产品描述: 冷却塔S波填料 点波冷却塔填料 填料粘合剂 冷却塔收水器
一、性能及用途
该产品结构设计新颖,亲水面积大,冷却效果好、主要用于工业逆流冷却塔、电厂双曲线水泥冷却塔。
二、规格:长度500-1000mm、宽度500mm、塑片厚度0.40-0.60mm.
蜂窝填料:
一、性能及用途
本品有聚氯乙烯、聚丙烯淋水片,经加热模压成型制得塑料蜂窝填料。有无捻玻璃布作增强填料制得玻璃钢蜂窝填料。广泛应用于给排水处理的沉淀工艺中,具有适用范围广、沉淀效果佳、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二、规格
1 、六角蜂窝淋水片厚 0.35-0.65mm 2 、六角蜂窝斜角内切圆直径: Φ20 、Φ25 、 Φ30 、 Φ35 、 Φ40 、 Φ45 、 Φ50 、Φ60
双向波填料:
一、性能优点
双向波填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冷却塔。
二、规格
外形尺寸: 1000×500mm
片距 :30mm 片厚 :0.35-0.5mm
斜角错填料:
宽度: 250-400mm
长度可根据用户需求加工
片厚: 0.35-0.6±0.05mm
折波填料:
一、性能优点
折波填料具有重量轻、便于安装、耐化学性能好、冷却效率高、使用范围广等特点,是方形横流冷却塔理想的淋水填料。
二、规格外形
尺寸: 1000×500mm 片距: 25mm 片厚: 0.35-0.5mm
1000×400mm 片距: 25mm 片厚: 0.35-0.5mm
斜折波填料:
二、规格外形
尺寸: 1000×500mm 片距: 25mm 片厚: 0.35-0.5mm
1000×400mm 片距: 25mm 片厚: 0.35-0.5mm
斜折波填料:
一、性能优点
斜折波填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通道面积大,粘接牢固,整体组装
一、性能优点
斜折波填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通道面积大,粘接牢固,整体组装钢度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冷却塔。
二、规格
外形尺寸: 1000×500mm 片距: 30mm 片厚: 0.35-0.5mm
差位式正弦波填料:
一、性能与主要用途
差位式正弦波填料由正弦小组差而成,片与片之间凸出的锥体粘接固定,具有良好的钢度及热力性能。
二、规格
外形尺寸: 1000×500mm 片距: 23mm片厚: 0.35-0.5mm
点波填料:
一、产品特点:具有重量轻、安装方便、阻燃性能好、耐化学腐蚀性能好、冷却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二、规格:
外形尺寸: 1000×500mm
片距:25mm
片厚: 0.25-0.3mm
三、适用温度:65℃~-35℃
四、适用范围:方形横流式冷却
【适用范围】
斜管主要用于各种沉淀和除砂作用。是近十年来在给排水工程中采用最广泛而且成为一项水处理装置。它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进水口除砂,一般工业和生活给水沉淀、污水沉淀、隔油以及尾张浓缩等处理,即适用于新建工程,又适用于现有旧池的改造,均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直管主要用于生物滤池的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淹没式生物滤池(又称接触氧化池)以及生物转盘的微生物载体,对工业有机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生化处理。
【产品特点】
斜管特点:
1. 湿周大,水力半径小。
2. 层流状态好,颗粒沉降不受絮流干扰。
3. 当斜管管长为1米时,有效负荷按3-5吨/米2时设计。V0控制在2.5-3.0毫米/秒范围内,出水水质最佳。
4. 在取水口处采用蜂窝斜管,管长2.0~3.0米时,可在50-100公斤/米3泥砂含量的高浊度中安全运行处理。
5. 采用斜管沉淀池,其处理能力是平流式沉淀池的3-5倍,加速澄清池和脉冲澄清池的2-3倍。
直管特点:
1、处理效率高于活性污泥法,一般水力负荷为100-200米3/米2日,有机负荷为2000-5000克/米3,因此缩小了占地面积。
2、曝气强度低于活性污泥法,且不需污泥回流,故能降低动力消耗及简化管理。
3、污泥量少,减少了污泥脱水等后处理工作量。
4、产生的污泥沉降性好,有利于后段悬浮物的去除。
5、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水质的范围大,对水质、水量突变的冲击负荷的忍耐力强,维持稳定的处理效果。![](http://img4.makepolo.cn/img4/491/183/100018549183_149518523269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