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间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面平不平,间隙值越小越平。而平面间隙的指标是断面的尺寸要求,而不是形状(形位)的要求,见图1。那么整体上的形状怎么规定的呢?标准中是规定了弯曲度与扭拧度,见图2、3。图中的间隙值h、T越小越好,如果是0的话,就是表示没有任何变形,当然这是理论结果,实际上肯定有变形。那么有没有描述整体产品的面平不平的专门术语呢,有,那就是平面度。
随着铝型材技术的发展,对铝型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型材平面的平整度就是要求的质量指标之一。铝型材平面要求在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GB5237中有规定,产品尺寸偏差中的平面间隙就是对平面的要求。
平面间隙是指:将25mm长的直尺沿宽度方向靠在型材的凹面上,测量直尺与型材凹面间的zui大间隙值(F1),该值(F1)即为型材任意25mm宽度上的平面间隙;将长度大于型材宽度的直尺靠在型材的凹面上,测量直尺与型材凹面间的zui大间隙值(F),如图1所示,该值(F1)即为型材在其整个宽度上的平面间隙。
抗腐蚀性
铝型材的密度只有2.7g/cm3,约为钢、铜或黄铜的密度(分别为7.83g/cm3,8.93g/cm3),的1/3。在大多数环境条件下,包括在空气、水(或盐水)、石油化学和很多化学体系中,铝能显示优良的抗腐蚀性。
电导率:铝型材由于它的优良电导率而常被选用。在重量相等的基础上,铝的电导率近于铜的两倍。
热导量率:铝合金的热导量率大约是铜的50-60%,这对制造热交换器、蒸发器、加热电器、炊事用具,以及汽车的缸盖与散热器皆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