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自流式滴灌系统由于运转不需要动能和压力,对水源的要求又极低,因此,极适合普通农民的简易大棚及各类温室。它是上海市农科院与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从以色列引进并改良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滴灌系统。
重力自流滴灌系统具有特殊的微滴头,其产生的微流量只有正常滴头流量的l/10,可提供连续不断的毛细水流。与一般滴灌系统相比,同等的流量可灌溉10倍于一般滴灌条件下的面积,大大节省了肥料与水源。它具有特殊的重力过滤器,因此,对水源没有特殊要求,井水、河水、原有的水池、水坑、塑料桶、铅皮桶及溶解多元震化肥的水源均可。它不需要依靠动能运转,不用配备昂贵的压力系统,便能将毛细水流均匀地输送到主水管的任何一端,一般约2-3分钟便能将水源输送到40米外的田头另一端,大大方便了普通农户的使用。
该系统很容易和一般的大棚温室结构吻合,它为土壤提供适当比例的水和气,便于作物根系运动及吸收微量元素;同时由于它施水施肥量小,明显降低温室内湿度,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开支。重力自流滴灌系统的使用一般可使大棚作物产量提高15%左右。
大力推广以滴灌为载体的水肥一体化技术
2016年农业部制定的《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8000万亩,2020年达到1.5亿亩,其所发展面积大部分是以微灌技术为载体,形成微灌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共同发展态势,发挥微灌节水节肥及精准施肥、增产增收作用。
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低压小流量滴灌技术
工作压力在4m-8m水头的低压小流量滴灌技术具有工作压力小、运行能耗低、工程投资少、灌溉均匀度好的特点。研究表明,采用小流量滴灌,土壤处于非饱和状态,通透性好,更利于作物生长;特别是采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微灌系统,低压小流量技术会大大降低投资及管理成本;同时,低压小流量滴灌优化、创新滴灌系统田间布置,出地桩少对耕作影响小,更适合大型机械的耕作和收获。因此,“十三五“期间,低压小流量技术会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并得到大力推广。
微灌设备产品和微灌工程技术规范水利行业标准的编制水平,特别是条款的逻辑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已位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副所长龚时宏认为,微灌标准体系尤其要注意,对作物节水农艺技术的验证、总结,使微灌技术与农艺技术充分结合,集成适合于不同作物和种植模式的专用微灌技术,大幅提升西北干旱区农业综合效益,并对其他地区的农艺节水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