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端午,粽子飘香。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又到了一年吃粽子的时节。但广东的肇庆有些特别,即使是在平时,这里的大街小巷也充满着阵阵裹蒸粽的清香。当地人习惯于把“粽子”称为“裹蒸”。早在汉代,肇庆的城乡居民已有春节、端午节包裹蒸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如今,肇庆裹蒸粽已经成为讲白话地方家喻户晓的传统产品。在当地,裹蒸粽还作为春节探亲拜年的必备礼品,寓意着丰衣足食和来年好运。
把冬叶一层一层剥开后,你就会看见一个黄绿色的“金字塔”,因为裹蒸吸收了冬叶的叶绿素,所以里面的糯米变成了黄绿色。把裹蒸切开后,里面的绿豆和猪肉都挤了出来,一阵冬叶和绿豆的香味扑鼻而来。如果吃上一口,你就会觉得裹蒸入口松化、爽滑甘甜,肥猪肉一点儿也不肥,滑溜溜的,吞了也不知道。吞入肚子后,你就会觉得肚子暖暖的,像被武林高手把穴道给打通了,嘴里还含着一股绿豆和肥猪肉的香味,真是齿颊留香。裹蒸不仅味道好,而且也能保存很久。
吃着口味浓郁的粽子,闻着粽子的阵阵飘香,眼前似乎浮现千年之前,一位满怀爱国情,忧愁的诗人站在宽阔的大江前,向着天地倾诉着苦闷,大浪不断拍击着礁石,仿佛震天的锣鼓作响着,伴随着他跳入江中,为他谱写着一曲壮烈的爱国乐曲。 小小的粽子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也包含着一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让我们记住每一个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