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综提花机以织物组织适应性广、花幅大小随机可变等优越性能,编织出一批批优秀的丝织品,而丝织品种的不断更新,也促进了提花机的完善。1801年,法国人贾卡(Jacquard)在中国束综提花机的基础上发明了新一代提花机,用穿孔纹版代替花版,从而使丝织提花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目前使用的大多是这种纹版提花机,并逐步走向电脑自动化。
原始腰机和斜织机织制的是没有花纹的平纹织物,为使织物更加绚丽多彩,古人采用挑花杆在其上挑织图案。挑花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挑一纬织一纬;二是挑一个循环织一个循环,这种方法应用得较普遍些,但它仍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聪明的古人想出了两个方法,一是将挑花杆“软化”,即用综线来代替挑花杆,于是出现了多综式提花机;二是保持挑花杆挑好的规律不变,而寻求一种关系把其中的规律反复地传递给经丝,这样就出现了花本式提花机。提花机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约在11~12世纪传到欧洲。
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的机构﹐有凸轮(踏盘)开口机构﹑多臂开口机构和提花开口机构几种。踏盘开口机构(图2 踏盘开口机构 )是利用凸轮控制综框的升降及其顺序。一般用2~8页综框﹐适于生产各种平纹﹑斜纹﹑缎纹和灯芯绒等织物。多臂开口机构(图3 多臂开口机构 )是由拉刀﹑拉钩和提综杆等控制提升综框﹐由花筒和纹板﹑纹钉﹑重尾杆等控制综框的升降次序。为了织造各种小花纹织物﹐可以使用16~32页综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