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温室大棚的除湿问题
一、地膜覆盖: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是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重要措施。例如在日光温室内采用大小垄距相间,地膜盖双垄的办法,浇水时水沿地膜下的小垄沟内流入。地膜阻止了水分的蒸发,也就防止了浇水后棚内空气湿度的大幅度提高。
二、中耕除湿:通过切断土壤毛细管,可以避免土壤毛管水上升到表层,可避免土壤水分的大量蒸发。
三、选择自然材料吸湿:如可以利用稻草、麦秸、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汽或雾,达到降湿目的。
四、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透湿和吸湿性良好的保温材料,如无纺布能够阻止内表面结露,并可防止露水落到植株上,从而降低空气湿度。
覆盖无纺布防雨
很多菜农都使用无纺布来保护草帘和后墙。虽说后墙覆盖薄膜后能有效地防雨,但是在夏季膜下经常会出现杂草,这些杂草会撑起甚至撑破薄膜,影响到其防雨效果。而使用无纺布即可有效防水,又可遮阴,防止杂草生长,效果更好。
防雨的无纺布里面贴上了一层薄膜,因此大棚墙体北侧覆盖这层无纺布之后,在阴雨天气,无纺布外表虽被浸湿,却浸湿不了里边的薄膜;在晴好天气,无纺布能很快晒干。与薄膜等覆盖材料相比,无纺布使用年数也比较长。有的菜农在无纺布上面加喷一层工业用胶水和水泥混合后的胶状物,这层胶状物能很快固化,还可有效地降低雨水淋湿的程度,减轻雨水对无纺布的冲刷,其使用年限能再次延长,对大风和火灾也有很强的抗性。
管理大棚菜可别想当然
三、“勤打药,病害就会少”
很多菜农在蔬菜生长中后期隔2~3天打一次药,认为药打得勤就可以防止病害蔓延。
解决方法:一是认准病害,对症喷药,应选用含铜、含锌剂,既能杀菌,又能增强植株抵抗病菌侵入能力,还能促进作物生长。二是改善生态环境。枝繁叶茂,通风不良,即使天天打药效果也不见得好,应疏叶降温。三是对土传病菌引起的死秧,应在苗期注重用药预防。如果忽视病源,苗期染病,后期发作,病菌已侵入植株体,频繁打药效果也不好。
四、“茬次多,收益自然高”
很多人认为,投资建造温室大棚,不能让地闲着,所以副茬跟主茬、主茬套副茬,实际效益并不高。
解决方法:一是越冬一大茬,一年种一茬为好,春秋茬以一年两作为宜。茄子、辣椒、番茄和黄瓜老株再生可续收一茬,价格低时拔秧晾地。二是每年在夏季留一段时间将地深翻、雨淋压盐,暴晒杀菌,闷棚灭虫,熟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