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微灌产业研只有滴灌带、滴灌管、滴头和过滤器等7项国家标准,而相关的作物、区域等配套技术标准基本没有,这造成了微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工程质量低下、技术模式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微灌产业的发展。“构建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内容完整、技术先进的微灌节水标准体系,是保障微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该标准体系内容应包括微灌专用器材、设备标准、微灌工程设计施工标准、与微灌技术相配套的农艺技术标准等四个子系统。
完善节水灌溉管理机制
目前,水利部正在进行综合水价改革、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试点,“十三五”将进入总结、推广阶段,出台一批新政策、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特别是节水灌溉激励机制将初步建立。同时,为加强水资源管理,为农业水价改革打下基础,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控措施,用水计量和监测系统将成为微灌等灌溉工程建设的必需品。
研究推广农业节水综合集成模式
微灌将与农艺水肥耦合、栽培模式、作物品种、管理、调亏技术等措施结合的更加紧密,形成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并得到大面积推广。由过去注重单位面积节水向单方水产生更高的效率转变,使作物在单位水量下所获得产量或者效益,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根据《纲要》,“十三五”期间,全国将新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并结合近几年来微灌发展迅速及各地发展需求分析,预测“十三五”期间,全国将发展微灌面积4000万亩左右。占全国节水灌溉总面积的40%左右。
水器堵塞是滴灌等微灌技术的一个死穴。近日,中国水科院水利所出具的测试报告显示,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诸钧自主发明的痕量灌溉技术显示出抗堵能力,痕量灌溉的抗堵性能一次得到权威机构的验证。
从今年4月起,中国水科院水利所就对痕量灌溉产品(痕灌带900)进行测试,在试验用浑水,泥沙颗粒浓度为3‰,远超过国内外的浑水灌溉标准和农业灌溉中杂质浓度的严酷条件下,滴灌带2~6小时内完全堵塞,而痕灌管300小时后流量保持不变。测试报告指出,在未经过滤的泥沙水状态下,痕灌带900表现出其他滴灌带难以实现的良好抗堵塞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