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却器市场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目前中国冷却器市场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石油、化工行业是冷却器最主要的应用领域,约占冷却器30%的市场份额。石油、化工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工艺过程都有加热、冷却或冷凝过程,都需要用到冷却器。电力和冶金两大行业所需的冷却器约占冷却器市场16%的份额。由于城市集中供热中心二次热交换器、制冷空调蒸发器冷凝器的大量应用,制冷空调行业约占换热器行业8%的市场份额。船舶行业应用大量的中央冷却器等换热设备,约占换热器行业8%的市场份额;机械行业在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中应用大量的机油冷却器、中冷器等换热器,约占换热器行业8%的市场份额。此外,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换热器用量也较大。
二十世纪20年代出现板式冷却器,以板代管,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并应用于食品工业。30年代初,瑞典首1次制成螺旋板换热器。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30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第1台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工厂。
60年代左右,由于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高效能紧凑型的冷却器,再加上冲压、钎焊和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换热器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了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此外,自60年代开始,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的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70年代中期,为了强化传热,在研究和发展热管的基础上又创制出热管式冷却器。
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的强化传热元件被推向市场,如折流杆换热器、新结构高效换热器、高效重沸器、高效冷凝器、双壳程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表面蒸发式空冷器等高效冷却器。
进入21世纪后,大量的强化传热技术应用于工业装臵,世界冷却器产业在技术水平上获得了快速提升,板式冷却器日渐崛起。
总结说来,冷却器的技术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2阶段主要解决是否能够实现换热的问题;第2阶段以提升冷却效率为目标,主要是对传热过程的研究和对换热部件的改进;第三阶段强调生产成本、运行成本、环境消耗成本等综合成本与冷却效果的优化匹配。世界换热器产业在产品与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产品大型化、高效化、节能化。此外,冷却器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不同应用领域产品的细分化也都是行业的发展趋势。
冰箱冷凝器管下方面板的维修方法
炎热的夏季有些老式的冰箱制冷功能会出现问题,导致制冷效果不好,这样对于一些肉类和蔬菜就无法进行保鲜工作,怎么维修冰箱下部分及冷凝器相关问题呢?
冷凝器旋管和冷凝器风扇则位于底部,若要对冰箱的下半部分进行维修,请卸除用定位螺钉固定在冰箱背部、冷凝管下方的维修面板。冰箱在门以下的部分可能还有一块前检修面板。这块面板可能用定位螺钉来固定,也可能卡在侧面的两个支架之间,通过向上滑动来将其取下。
而对于某些型号冰箱来说,您可以将它放倒,然后从底部检测并维修零件。在这种情况下,冰箱必须在经过除霜,拔掉电源并清空内部之后才能进行维修。
蒸发冷凝器的三大优势
蒸发式冷凝器具有三大优势:
对于大多数空调系统与制冷系统而言,蒸发式冷凝器具有节省费用的突出优点。据空调制冷各大市场的调查显示,它们排除了水冷式系统中水泵的问题和大量用水而产生的水处理问题和浪费水资源问题。与具有同等制冷量和成本的风冷式冷凝器相比,它们的风机功率要小很多。最重要的是,采用蒸发式冷凝器的制冷、空调系统,其冷凝压力相对而言比传统的水冷式或风冷式更低一些。
蒸发式冷凝器相对其它冷凝系统具有以下三大优点:首先,它的系统运行费用低。冷凝温度在湿球设计温度8.3℃以内是非常实际和经济的,其结果是压缩机功率比其它的冷却塔/冷凝器系统节省至少10%的功耗,并且比风冷式冷凝器系统节省30%的功耗,风机的功率与冷却塔/冷凝器系统的风机消耗的功率相当,并且大约是相同规格的风冷式冷凝器风机功率的1/3。其次,节省初投资。蒸发式冷凝器把冷却塔、冷凝器、循环水池、循环水泵和水管综合为一体,这样减少了冷却塔、循环水泵和水管等设备,也减少了冷却塔/冷凝器系统中处理与安装单个元件的费用。最后,节省空间。据制冷快报记者了解,蒸发式冷凝器通过把冷凝器盘管和冷却塔结合成一体节省了宝贵的空间,并且没必要向冷却塔/冷凝器系统那样需要较大的水泵与管路。蒸发式冷凝器只要求大约是相同规格的风冷式冷凝器的50%的迎风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