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除尘器燃煤锅炉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结构设计
袋式除尘器是利用纤维编织的袋式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其过滤机理是尘粒在绕过滤布纤维时因惯性力作用与纤维碰撞而被拦截。细微的尘粒(粒径为1?m或更小)则受气体分子冲击(布朗运动)不断改变着运动方向,由于纤维间的空隙小于气体分子布朗运动的自由路径,尘粒便与纤维碰撞接触而被分离出来。过滤的过程分两个阶段,首先是含尘气体通过清洁的滤料,此时起过滤作用的主要是滤料纤维的阻留;其次,当被阻留的粉尘不断增加,一部分粉尘嵌入到滤料的内部,一部分覆盖在滤料表面形成粉尘层,此时主要靠粉尘层过滤含尘气体。随着燃煤锅炉布袋除尘器过滤工作的延续,布袋除尘器滤袋表面的粉尘将越积越厚,直接导致除尘器阻力的上升,因此,需要对滤袋表面的粉尘进行定期的清除,即清灰。
布袋除尘器燃煤锅炉用
燃煤锅炉布袋除尘器从其除尘机理而言,保证达到预期的排放指标是很容易实现的,但如何保证滤袋使用寿命更长,达到30000小时的保证寿命甚至更长,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即是创建合理的烟气流场,也就是促使气流均匀分布到每个过滤单元和每条滤袋。
气流扩散空间大有利于烟气的自然分配,同时烟气由于速度低,该空间兼有重力除尘功能,如果在进风口或扩散区域设置导流板,除有利于气流分布外,还可以兼有惯性除尘作用,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接触到滤袋的烟尘浓度。尤其是高含尘浓度、粉尘颗粒较粗的工况条件更应考虑这样的设计原则,如干法脱硫后、煤矸石电厂和其它燃烧劣质煤的工况。
布袋除尘器气流分布主要决定于进风方式的选择与设计。从进风方式来看,布袋除尘器的进风方式有单元进风、沉降进风、直通进风、阶梯进风等多种方式,各种进风方式均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但从降低设备固有阻力来看,直通进风和阶梯进风方式相对比较合理,从离线清灰和不停机检修来看,单元进风和沉降进风方式更具有优越性。
气箱式脉冲布袋除尘器结构:
该产品采用分室结构拼装式,由室顶脉冲阀对各室滤袋轮流进行分室停风脉冲清灰(即所谓离线清灰)的袋式除尘器。它与一般喷吹式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清灰不同。脉冲喷吹清灰是在同一个过滤室内,只对其中各排滤袋逐排进行喷吹清灰(即所谓在线清灰),而其它排滤袋仍进行过滤,即清灰与过滤同时在一个室中混合进行,清下的粉尘二次飞扬,部分粉尘会被相邻滤袋收去,不利于含尘浓度较大的气体过滤。FMD型气箱脉冲是在一个室内关闭进气情况下进行的,清下的粉尘即向下沉降于灰斗内,不产生二次飞扬,利于过滤含尘浓度大尘源除尘,而且可不停机更换一个室的滤袋。
本除尘器按不同袋数分为32型、64型、96型、128型四个系列,单系列又按不同分室数可分为多种规格,共33种。
气箱式脉冲布袋除尘器主体结构由以下各个部分组成:
(1)壳体部分:包括清洁室(或称气体净化箱、气箱)、过滤室。分室隔板、检修门及壳体结构。清洁室内设有提升阀、花板、喷吹短管;过滤室内设有滤袋及其骨架。
(2)灰斗及卸灰机构:有灰斗和按不同系列、不同的进口粉尘浓度,分别设置的螺旋输送机,空气输送斜槽和锁气卸料器和卸灰阀等。
(3)进出风箱体:包括进出风管路及中隔板。单排(或称单列)结构布置在壳体一侧,双排(或称双列)结构布置在壳体中间。32系列较小无箱体,进出风管路分别接于灰斗清洁室上。
(4)脉冲清灰装置:包括脉冲阀、气包、提升阀、气缸、电磁阀等。
(5)压缩空气管路及其减压装置、油水分离器、油雾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