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法国人毕克西发明了手摇式直流发电机,其原理是通过转动永磁体使磁通发生变化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并把这种电动势以直流电压形式输出;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发明了自励式直流发电机;1869年,比利时的格拉姆制成了环形电枢,发明了环形电枢发电机。这种发电机是用水力来转动发电机转子的,经过反复改进,于1847年得到了3.2KW的输出功率;1882年,美国的戈登制造出了输出功率447KW,高3米,重22吨的两相式巨型发电机;1896年,特斯拉的两相交流发电机在尼亚拉发电厂开始劳动营运,3750KW,5000V的交流电一直送到40公里外的布法罗市。
低速同步发电机:多数由较低速度的水轮机或柴油机驱动。电机磁极数由4极到60极,甚至更多。对应的转速为1500~100转/分及以下。由于转速较低,一般都采用对材料和制造工艺要求较低的凸极式转子。凸极式转子的每个磁极常由1~2毫米厚的钢板叠成,用铆钉装成整体,磁极上套有励磁绕组。励磁绕组通常用扁铜线绕制而成。磁极的极靴上还常装有阻尼绕组。它是一个由极靴阻尼槽中的裸铜条和焊在两端的铜环形成的一个短接回路。磁极固定在转子磁轭上,磁轭由铸钢铸成。凸极式转子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类。大多数同步电动机、同步调相机和内燃机或冲击式水轮机拖动的发电机,都采用卧式结构;低速、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则采用立式结构。
交流测速发电机: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结构有笼型的,也有杯型的,在控制系统中多用空心杯转子异步测速发电机。空心杯转子异步测速发电机定子上有两个在空间上相互差90°电角度的绕组,一为励磁绕组,另一为输出绕组。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误差主要有:非线性误差:由于直轴磁通变化使测速发电机产生非线性误差;剩余电压:实际运行中,转子静止时,测速发电机输出一个较小的电压;相位误差:由于励磁绕组的漏抗、空心杯转子的漏抗使输出电压与励磁电压的相位不同。交流同步测速发电机分为:永磁式、感应式和脉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