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脸识别技术的新型应用领域
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司法、、边检、航天、电力、工厂、教育、医疗及众多企事业单位等领域。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
简单来说,人脸识别技术就是针对面部的不同的位置距离进行计算的一个数学公式,即对输入的人脸图象或者视频流,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数据库进行对比,从而实现身份识别功能。
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可见光图像人脸识别、三维图像人脸识别/热成像人脸识别、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三层进化过程,逐渐缓解和解决了光线等环境的变化对于人脸识别的影响,加之算法的不断精准演化,人脸识别技术逐渐进入越来越多新的应用领域。
金融/社保领域人脸识别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一方面体现在人脸支付技术的出现。3月17日,在德国汉诺威电子展的开幕仪式上,马云当着中国副总理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面,在自己网站上买了一枚20欧元的1948年汉诺威电子展纪念邮票,然后,他用脸付了帐,亲自展示支付宝的人脸识别技术“SmiletoPay”,刷脸支付被拉开序幕。
2015年5月,《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及互联网金融新贵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均透露将用人脸识别融入远程开胡,作为技术依据,利用“远程人脸识别+身份正件核实”的模式为金融客户开立账户。这意味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在银行业即将进入正式商用阶段,瞬时,这种高大上的开胡方式成了“香饽饽”,“靠脸吃饭”一夜爆红。人脸识别与金融行业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另一方面,则是人脸识别为支付安全保驾护航。近年来,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即现代化的监管手段,身份正造假的现象屡禁不止,导致社保、卡被盗领和盗刷,不少群众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为防止养老金被冒领的“堵漏”,多地已采用自动识别进行初步的筛查,试点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并已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设备升级工作。
人脸识别的优势在哪里
优势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性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的特点。
所谓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式同人类(甚至其他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例如人脸识别,人类也是通过观察比较人脸区分和确认身份的,另外具有自然性的识别还有虹膜识别语音识别、体形识别等,而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都不具有自然性,因为人类或者其他生物并不通过此类生物特征区别个体。
不被察觉的特点对于一种识别方法也很重要,这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并且因为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而不容易被欺骗。
人脸识别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它完全利用可见光获取人脸图像信息,而不同于指纹识别或者虹膜识别,需要利用电子压力传感器采集指纹,或者利用红外线采集虹膜图像,这些特殊的采集方式很容易被人察觉,从而更有可能被伪装欺骗。
重庆人脸识别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的作用
智能办公室随着智能楼宇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智能办公室也随之升温。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办公系统网络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智能化办公利用人脸识别云平台软件、人脸设备移动终端、人脸识别访客管理系统、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办公室控制系统、人脸识别员工识别系统等识别系统,实现智能化办公和智能化管理,专业打造更加科学化的空间和人性化的环境,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改善办公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实现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从而缩小了工作的时间,提供了工作的效率。
住建方向-工地安全智能化与普通行业不同,建筑工地对于身份识别的应用技术上有很多的需求和限制。首先,工地工人多,人员复杂,无法保障建筑工地上设备和材料的安全保管;其次,工地塔吊和特殊工种必须专人专职,如果非专业人员操作,容易引发事故;另外,由于工地从业人员需要用手重复大量重度体力劳动,因此指纹磨损非常厉害,手经常容易脏,卡又容易丢失和盗用。因此,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不仅能对工地工人实行有序管理,还能有效防止和遏制失窃和其他安全问题。
进门“刷脸”,上班“刷脸”,人脸识别技术不再仅仅局限在考勤、门禁行业的简单应用,更多的用于探索将被动安防转化成主动安防的新应用,上述的几点应用仅仅是现有的人脸识别新应用的部分。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人脸识别技术将会越来越备受瞩目,而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