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施工方法,具体是一种基础平面部位和地下部位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方法。基础平面部位施工步骤:混凝土垫层、防水及保护层施工、下侧固定钢筋绑扎、预留空隙填充、放置止水钢板、上侧固定钢筋绑扎、预留空隙填充、附加层混凝土浇筑、上部预留空隙填充沥青麻丝、沥青油膏填封、基础钢筋绑扎、后浇带模板施工、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地下部分外墙部位施工步骤:外侧固定钢筋绑扎、预留空隙填充、放置止水钢板、内侧固定钢筋绑扎、预留空隙填充、外墙墙体钢筋绑扎、后浇带模板施工、墙体混凝土浇筑、外侧预留空隙填充沥青麻丝、沥青油膏填封、外墙防水及保护层施工、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本发明可防止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出现的渗漏问题。
一种基础平面部位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基础垫层施工之前在宽于基础后浇带500mm部位处,下挖400mm,按照45度扩散角施工,待垫层浇筑完毕后,按常规方法进行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施工;b.从基础后浇带一侧开始绑扎止水钢板下部固定钢筋,在后基础浇带中部位置处预留50?80mm的空隙;c.在固定钢筋预留空隙处填塞容重为20kg/m3,阻燃等级为B2级保温板;d.加设止水钢板,中间和两边的凹槽顶部朝临水方向止水钢板连接处焊缝满焊;e.绑扎固定止水钢板的上部钢筋,在中间预留80mm空隙,加添保温板或者竹胶板作为填充物,待附加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剔出;f.后浇带底部附加层处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时预留混凝土凹槽;g.把止水钢板上部预留空隙内的模板取出,然后填塞麻丝沥青并在顶部预留30mm空隙;h.在麻丝沥青顶部满嵌油膏,厚度至少30mm;i.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绑扎基础钢筋;j.基础钢筋绑扎完毕后,采用快易收口网在后浇带两侧支设模板;k.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后浇带进行覆盖措施,防止后期杂物进入后浇带内。
设置钢板止水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为施工工艺水平限制,必须留置施工缝而发生渗漏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法也有3方面的不足之处:①由于使用大量的钢板及支撑构件造价高,不经济;②施工工艺较复杂,需分段焊接止水钢板、支撑结构,在构筑物钢筋结构复杂时安装钢板较困难,下部结构施工完毕后,要清理被污染的钢板;③防渗效果不理想,下部结构浇筑混凝土时经常碰撞钢板,导致其变形移位,混凝土浇筑高程也难以控制,上部结构浇筑混凝土时振捣困难,经常因为漏振按制造材质分为: 橡胶止水带(R),如:天然胶、氯丁胶、丁苯胶等
止水钢板技术流程止水钢板定位→固定→接头焊接→剪力墙拉筋及定位钢筋焊接→查看检验。
止水钢板固定止水钢板方位确定好后,用墙体拉钩筋暂时上下夹紧固定,然后进行钢板接缝焊接。1.2.4 止水钢板接缝焊接止水钢板搭接长度为50mm。钢板焊接应分两遍活,接缝处应留2mm 焊缝,一遍施焊时,首先在中心、两头点焊固定,然后从中心向上施焊直到上端,然后再从下端向中心施焊,一遍完成后立行将药皮用焊锤敲掉,检有无砂眼、漏焊处,如有应进行补焊。二遍应从下端开端施焊。
止水钢板被动性防水即从工程开始思想上就缺乏对止水钢板防水重要性的认识,致使止水钢板 防水工程造价偏低,投入资金少,追求所谓的“质优价廉”,材料上质量低劣或使用假冒产品,甚至没有预算,设计上忽略或一带而过,造成 工程渗漏水事故,最后不得不边建设边堵漏,造成了很大的财产损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即使经过治理解决了渗漏水问题,也会耗去巨大的修缮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