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为什么能够愈合心理、发展心灵?沙盘游戏能够愈合人的心理疾病、促进人格成长和发展?似乎很“玄乎”。
事实上,这是一个很有趣问题,不仅学生在问,心理分析学人也在问,甚至出现在博士入学考试的试卷上。心理分析家和沙盘游戏老师们在实践和思索中感受着沙盘游戏的“魔力”,却很难找到最终的“正确答案”。
可我感觉,这个问题本身的意义要远远多于它的答案。就像人们常说“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活着”,对于这些问题人们的想法和感悟不一而足,而没有一个最终的正确答案,可是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深深体验着、获得着意义。沙盘游戏,以及心理分析就像生活本身一样耐人寻味,但真的很难被分析出其中发生的机制、产生作用的原委。
不过,沙盘游戏毕竟是来自于荣格的心理分析与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土壤,所以,在思索与探寻中,同样生活在这方土壤中的心理分析家们的确敏感地发现了一些因素的作用。沙盘游戏中有以下几个显而易见的方面,我就从这几个角度来把这些因素分类介绍。虽然只是蜻蜓点水,但这些点点滴滴可以为继续的思考和感受抛砖引玉。
来访者
(1)内在儿童与积极想象
荣格比弗洛伊德走得更高更远一些,发现了集体无意识及原型,内在儿童就是原型之一,这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心灵能量,每一个人都拥有它,但是却往往忽视它。荣格也是在十分困顿和窘迫的时候才想起他来——1911年左右,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但分手并不等于结束。荣格感到好像失去了重心和立足点,迷失中又充满压力。这时他想到,既然意识什么办法也没有,那就干脆听从无意识的召唤,这时浮现于恼海的居然是他儿时搭积木游戏。于是,他开始做那些看起来很幼稚的事情:捡石头、搭塔楼。
荣格一定是听到了内在儿童的召唤,于是就一起“玩”了起来。积极想象也就在这自由、自在、自然的游戏中发生了。无意识自主地发生着,荣格是在跟着无意识的意愿和内在儿童的想法做着具有创造性的“幼稚的游戏”。荣格真的做到了——他做到了有意识地观察和“顺从着”无意识内在儿童的引领。外界的塔楼在一点点建设起来,内在的无意识在一点点地整合起来,之前的窘迫迷失、混乱无序终于涌现出另一番世界。荣格说:“这一刻是我命运的转折点”。
(2)成功者原型
外在的我们通常称之为“医生”,其实内在的心灵世界也有医生。在西方,太阳神阿波罗与林中仙女考妮思所生的儿子阿斯克勒庇奥被视为医神,他母亲擅长草药,他则不仅擅长草药,还擅长手术。他还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健康女神许格雅,另一个是女神潘娜希。他们一家世代为医。于是,阿斯克勒庇奥就成了西方的原型。
我们东方也有,比如神农尝百草,据说他可以很自然地找到妙药。还有天医星,据说天医星下凡为人,就会成为神医,可以助人起死回生。事实上,我们也常听说这样的现象,比如鹿吃的植物都是草药,都是对生命非常有益的,所以它自己也全身都是宝;如果我们十分想吃某种食物就说明我们身体缺乏这种元素,由于身体自身自我保护和全愈的能力,我们才想吃这些食物的。也许这种“自救”行为都是内在全愈者原型在起作用。
(3)自性
自性(Self)是人心灵世界的整合性的、主导性的能量的原型,他的作用使心灵整体保持平衡和完满,内在的结构、能量都协调运作。就像一个生态系统是“活的”,能够做自我调节和运动,无意识也是“活的”,是自主的、有生命的,自性正是这个“活体”的自组织性的运行机制。心理问题往往产生于意识自我对于自性统合力的偏离,或者其它某些部分的分离、无序。而在心理分析及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来访者意识与无意识能够实现积极的对话,自性的能量击发了起来。
4月12日下午,苏北以寓教于乐、警示教育为主的专业化、实景式关爱平台——“紫藤成长驿站2.0项目”在淮安市洪泽区实验中学揭牌。
2015年以来,淮安市检院针对未检工作存在的缺乏固定活动场所,教育方式、形式老旧等问题,投资100余万元,在前期区外国语中学建设总面积达300余平方的青少年专业关爱平台——“紫藤”成长驿站基础上。
大力开展“互联网+未检警示教育”工程,采用声、光、电、影视等现代科技展示手段,通过投影动态语音演示、虚拟场景营造、模拟法庭系统、互动游戏强调等方式,新建600平方米以寓教于乐为主的新型“‘紫藤’成长驿站2.0版”,不断丰富原有“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法制讲座+交流体会+心理干预”模式,以未成年人乐于接受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积极打造预防青少年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专业平台。
针对青少年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心智不成熟,较易收到外界因素干扰和影响等特点,“紫藤成长驿站2.0”项目还专门设置了心理测评和心灵抚慰区,借助沙盘游戏、放松椅等设备让专业的心理教师(该院聘请了3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老师作为辅导员)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测评,并通过设置智能宣泄人、音乐放松椅、智能型手指灵活仪、智能互动宣泄仪等互动设备帮助问题青少年群体缓解压力和情绪。
心理健康的标准
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1.具有效率的知觉;
2.有自主的思想;
3.宽以待己,宽以待人;
4.懂得欣赏;
5.有独立性;
6.保持兴趣;
7.经受欢乐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