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的创新和发展
在爆炸振荡围岩锚移等情况下,后期锚固力有显着增大,当围岩发作明显位移时,锚杆并不失掉其支护抗力,它比涨壳式锚杆有非常好的特性。自动加固围岩的新式锚杆,它立体有些是一根纵向开缝的高强度钢管,当装置于比管径稍小的钻孔时,可立即在全长范围内对孔壁施加径向压力和阻碍围岩下滑的摩擦力,加上锚杆托盘托板的承托力,从而使围岩处于三向受力状况,并完成岩层巨大。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严禁超挖。一般一次土方开挖深度控制在拟施工锚杆以下1m左右,留出适当的操作面,便于锚杆施工。
(2)锚杆固结体强度达到15MP且设计强度达到75%以上方可进行张拉锁定,并进行锚杆抗拔力检测。只有当锚杆抗拔力检测值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施工。
(3)搭设安全稳定的锚杆施工平台。平台底部平整、夯实、四周可根据情况设置支撑,平台周边设置防护栏杆。
怎样维护锚杆效果好
地应力包含自重应力、地质构造应力。自重应力是指岩土本身重量引起的应力,这种应力的强弱由岩石的重量和埋藏深度决定。如果巷道与地表的距离较大,围岩就会更容易变形,相对的围岩的稳定性就降低,所以巷道的埋藏深度对围岩的稳定性极具影响。地质构造应力是指地质形成某种构造体系所需要的应力,如果构造应力大,地质构造发育就越快,从而围岩发展程度就越低,进而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就越差。
锚杆的宏观和微观的作用
隧道在开挖过程中拱部锚杆在上导洞与中导洞施作是轻微受拉,随着隧道各个洞室的开挖,围岩松散,拱部锚杆受压,边墙锚杆从施作后基本受拉,在后行洞开挖过程中有一定量增长,增长较小,锚杆整体受力相对较小;锚杆在黄土中施作后对围岩扰动,在开挖过程中锚杆的施作将延长每个施工循环1h左右,围岩暴露时间长且施作锚杆使黄土破碎有掉块,使围岩稳定性降低,且造成土体松散,加大了围岩塑性区,锚杆的施作也推迟了初期支护闭合的时间,使围岩变形进一步发生,这对控制黄土隧道的变形和保证快速施工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