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循环水温度用刻度为0.1'C、量程为0-50.0的玻璃棒温度表或同级的电侧温度计测量。
1。人口水温
冷却塔入口水温应在压力钢管内测量,为此应在管道上预先焊装好温度表套管,如图2-2所示,套管常用壁厚为1毫米的铜管或不锈钢管制成。观测时可在套管内装少许枯度小的透平油,以便更好地传热,油量以可淹没温度计球为度。读数时将温度计稍稍提起,以使读数处外露为度,然后迅速读数。读数时先读小数,后读整数,以减少条件误差。
2.冷却后水温
冷却后水温一般在回水沟的闸门、滤过网等敞开部位处侧呈,必要时应在冷却塔集水池中布置几处观察点侧盆。研究性试验根据需要可布设专用水槽进行量测。为减少温度计向外提出读数时指示值的变化,温度计应装在套管内,套管在常用读数范围内开孔,即形成“读数孔”,测温前将带有温度计的套管放入水沟,停留约5分钟左右,然后把导管提起迅速读数。
冷却塔安装完毕后注意事项:
1、先将冷却塔支腿与基础校平,然后牢固的焊接在基础的预埋板上。
2、清理冷却塔接水盘与填料缝隙处的杂物和尘土,将冷却塔减速机等传动部件加满润滑油。
3、检查塔体框架和外壳等各部位螺钉处是否松动。
4、根据循环水温差要求调整风机角度。
5、冷却塔风机为顺时针(正转)转动,严禁倒转;冷却塔开机前检查电压是否稳定和缺相;严禁在缺相或者减速机缺油情况下开启冷却塔电机。
6、试机时首先用开启冷却塔电机,在无水情况下空转1-2分钟,注意检查玻璃钢冷却塔各部件是否晃动明显,并检查电机、风机是否有杂音;然后无问题再开启循环水泵;严禁冷却塔支腿与基础未固定时起动冷却塔;冷却塔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上水运作。
1.冷却塔集水池
冷却塔集水池的作用是汇集、贮存冷却后的循环水,并起到一定调节水量的作用。池深一般1.8-2.2米左右。池壁一般兼塔筒结构的基础,池底为钢筋混凝土板,一般兼作淋水装置基础,水池内壁作防水抹灰,池壁和池底间设有变形缝。池底基本呈水平状,但略有坡度,使积水可流向集水坑,以便检修时抽水。有的集水坑底部设有排污管道,通往排污检查井。池壁上一般设有滋流口,使溢流水排向下水管道。
2.塔筒的基础
它在水平面呈环状,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用以支承上部通风筒,并能适应一定程度的地基沉降影响。其立面部分通常兼作集水池侧壁。
3.斜支柱
斜支柱又称人字柱,一般为三十六个圆形或多角形的钢筋混凝土支柱。其作用是支承通风筒,支柱之间的空间即为通风筒的进风口。斜支柱高度为30-5米。斜支柱的钢箍常用螺旋配筋,其纵向主钢筋上端锚固于筒壳下环梁内,下端锚固于基础(池壁)内。斜支柱的内力较大,它与筒壳及基础的联接构造要求严格,用以适应数盒较大的复杂状态的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