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安藤忠雄等都在他们的设计中大量地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悉尼歌剧院、日本国家大剧院、巴黎史前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的艺术类公建,均采用这一建筑艺术。
清水混凝土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建筑师们逐渐把目光从混凝土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转移到材料本身所拥有的质感上,开始用混凝土与生俱来的装饰性特征来表达建筑传递出的情感。
在我国,清水混凝土是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不断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在内浇waigua体系的施工中,清水混凝土主要应用在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反打施工中,取得了进展。后来,由于人们将外装饰的目光都投诸于面砖和玻璃幕墙中,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和实践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至1997年,北京市设立了“结构长城杯工程”奖,推广清水混凝土施工,使清水混凝土重获发展。近些年来,少量建筑工程如海南三亚机场,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东方明珠的大型斜筒体等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国外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而国内直至今日才有大面积项目的实施,其难点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的科学与严谨上。对于一个复杂的工程,最重要的就是有好的适合的运作系统。从组织设计、安排施工到项目管理与监理督检,如果每一个环节都运行良好,实现清水混凝土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也是为什么清水混凝土建筑在国外很普遍而在国内却很少见的原因。
业主观念障碍很多国内建筑师都对清水混凝土情有独钟,也曾尝试着进行设计,并说服业主实施,但业主往往一遇到各分项工种之间的配合问题时,就会缺乏决心,常有半途而废的实例出现至使被迫改变方案,无法将建筑师的设计思想贯彻到底。清水混凝土的无穷魅力尚需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确立与发展。另外,造价也是一个问题。普通混凝土完成一方造价在700-800元,使用清水混凝土则在1000元以上,成本要高出20%左右。
虽然清水混凝土结构精工细作,工期拉长,结构施工阶段投人的人力、物力加大,但最终舍去抹灰、吊顶、装饰面层等内容,减少了维保费用,最终降低了工程总造价。但往往业主看不到这点,还需在观念上有所转变。
清水混凝土做为现代的艺术装饰手法,清水混凝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所认可。清水混凝土被认为是最简单的装饰手法,保留清水混凝土原有的施工痕迹,需要的就是最简单的装饰手法。很多人对于清水混凝土的理解还处于涂料的阶段,没有真正的对清水混凝土进行发必要的理解。清水混凝土最真实的艺术表现手法。
清水混凝土砖再加上清水混凝土原始浇筑的挂板共同组成“简陋”的艺术风格,画室您需要的就是一份安静,一份真实。“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走进原始回归本真,要的就是一份真诚的相见。
宁静与喧嚣,简单而又复杂,艺术唯美的清水混凝土装饰,打造出别样的住宅,清水混凝土的易成型性让清水混凝土,保留本真的同时又能再造出复杂的造型之美,通过模具实现清水混凝土在装饰中装饰手段。真裨混凝土质感,进入后并不会让人有冷冰冰的感觉,现代化的工业风装饰需要的就是一种艺术感十足的装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