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脂外观:绝大部分是水白透明,少量特殊单体改性的呈淡黄色。
2、固体含量:以50%、55%、60%、65%、70%的居多,根据用户求可制成不同的固体含量。
3、粘度:粘度大小体现分子量大小,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树脂制漆后的性能,热塑性树脂粘度应大些;羟基热固性树脂粘度应小些,粘度的控制完全取决树脂的用途和性能要求。如罩光漆用树脂,粘度应比较小,光泽丰满度好;快干底漆或哑光漆用树脂,分子量要大,粘度做得很高。近年来不少用户只追求眼前利益,希望把树脂粘度做得越大越好,这样可多加溶剂,降低油漆成本,其结果是漆膜流平不好、光泽度差、油漆固含量降低,溶剂加量过多影响VOC值,不利于环保要求。
使水性丙烯酸树脂亲水水溶性的途径有:一、向共聚物分子链中引入亲水官能性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亚甲基丁二酸(衣康酸)、丙烯酸-B-羟乙酯、丙烯酸-B-羟丙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及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二、使丙烯酸酯共聚物在碱性介质下部分水解。
丙烯酸树脂共聚物单体选择十分重要。还需要注意单体彼此间的共聚和均聚能力的大小(即竞聚率的大小)。
。
多年来,我国丙烯酸树脂行业发展迅速,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丙烯酸树脂产业向高技术产品方向发展,国内企业新增投资项目投资逐渐增多。投资者对丙烯酸树脂行业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使得丙烯酸树脂行业的发展研究需求增大。[2] 我国十分注重丙烯酸树脂的技术开发,先后引进多名行业内资深的工程师,在实验方法上使用系统的研究方法,不断进行总结和交流,从而提高了相关人员的研发水平,同时也增强了丙烯酸树脂研究所的研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