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一划,圆锥滚子轴承受力分析尽在掌握
圆锥滚子轴承适用于承受径向负荷、单向轴向负荷及径向和轴向联合负荷。圆锥滚子轴承轴向负荷能力取决于接触角α,即外圈滚道角度,接触角α越大,轴向负荷能力越大。一般圆锥滚子轴承不允许有角度误差,但滚子和滚道的表面经过特殊设计后可以允许有2′~4′的角度误差。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可以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负荷。
并能限制轴相对轴承座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即使在纯径向负荷作用下,圆锥滚子轴承内部也会产生附加轴向分力,此时,需要有一个等量的反向作用力来与之相平衡。通常在两个支承中采用两个相同结构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面对面或背对背相对安为了保证轴承获得良好的运转状态,圆锥滚子轴承同其它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一样,必须施加一定量的小负荷,尤其是对高速、高加速度,或在负荷方向有频繁变化的条件下工作。
因为,这些工况条件,滚子和保持架的惯性力以及润滑剂内的摩擦将对轴承的滚动、旋转精度产生不良影响,在滚子和滚道之间有可能会产生对轴承有害的滑动运动。圆锥滚子轴承所需的小负荷Fmin可用以下公式进行估算:Fmin=0.02C,式中C—基本额定动负荷,在低温状态下启动或润滑剂粘度很高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大的小负荷。通常情况下,轴承支承件本身的重量加上轴承所承受的负荷,已经超过所需的小负荷。若尚未达到小负荷,该类轴承必须施以额外的径向负荷,如对轴承施加轴向预紧,以满足小负荷的要求。
每种产品的使用,我们最关注的是这类产品的最核心的价值和影响这核心价值的各种因素。对于圆锥滚子轴承来说,它的使用效率情况深受其受力情况的影响。所以对于锥滚子轴承受力分析十分重要,这不仅是用户应该掌握的知识,同时这也可能会成为商家推广这类产品的新途径。
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细则
1.设备的使用要求:
(1)员工在独立操作设备前,应参加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知识培训,取得证书后方能上机操作。
(2)操作工要做到“三好”、“四会”:
“三好”即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保养好设备;
“四会”即会使用设备,会维护设备,会检查设备,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3)设备操作工的“五项纪律”:
A.实行定人定机操作,凭证使用设备,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B.经常保持设备的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的润滑;
C.遵守日点检和交接班制度;
D.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E.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报告并协同维修人员进行排除。
4.设备维修的“四项要求”:
(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2)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丝杠、齿条等无油污、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不漏电,切削垃圾、边角料等清扫干净;
(3)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油嘴齐全,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4)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遵守操作维护规程,合理使用,精心维护,监测异状,不出事故。
轴承配合如何选择
选择配合的依据
根据作用于轴承上的载荷相对于套圈的旋转情况,轴承套圈所承受的载荷有三种:局部载荷、循环载荷、摆动载荷。通常循环载荷(旋转载荷)、摆动载荷采用紧配合;局部载荷除使用上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不宜采用紧配合。当轴承套圈承受持动载荷而且是重负荷时,内、外圈均应采用过盈配合,但有时外圈可稍松一点,应能在轴承座壳体孔内作轴向游动;当轴承套圈承受摆动载荷且载荷较轻时,可采用比紧配合稍松一些的配合。
载荷大小
轴承套圈与轴或壳体孔之间的过盈量取决于载荷的大小,载荷较重时,采用较大过盈量配合;载荷较轻时,采用较小过盈量配合。一般径向载荷P小于0.07C时为轻载荷,P大于0.07C而等于或小于0。15C时为正常载荷,P大于0。15C时为重载荷(C为轴承的额定动载荷)。
工作温度
轴承在运转时,套圈的温度经常高于相邻零件的温度,因此,轴承内圈可能因热膨胀而与轴产生松动,外圈可能因热膨胀而影响轴承在壳体孔内轴向游动。帮选择配合时,对轴承装置部分的温度差、胀缩量应考虑进去,温度差大时,选择轴与内圈的配合过盈量应大些。
旋转精度
对轴承有较高旋转精度要求时,为消除弹性变形和振动影响,应避免采用间隙配合。
轴承壳体孔的结构与材料
对形式壳体孔,与轴承外圈配合时不宜采用过盈配合,也不应使外圈在壳体孔内转动。对于安装在薄壁壳体孔、轻金属壳体孔或空心轴上的轴承,应采用比厚壁壳体孔、铸铁壳体孔或实心轴更紧的配合。
安装与拆卸方便
对于重型机械,轴承宜采用松配合。当需要采用紧配合时,可选用分离型轴承、内圈带锥孔和带紧定套或退卸套轴承。
轴承的轴向位移
配合中,当要求轴承的一个套圈在运转中能轴向游动时,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壳体孔应采用松配合。
配合的选择
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而与外壳的配合则采用基轴制。轴承与轴的配合与机器制造业中所采用的公差配合制度不同,轴承内径的公差带多处于零钱以下,因此,在采用相同配合的条件下,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比通常的配合较为紧密。轴承外径的公差带与基轴制中轴的公差带虽然同处于零线以下,但其取值与一般公差制度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