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生长习性:
槟榔属温湿热型阳性植物,喜高温、雨量充沛湿润的气候环境。常见散生于低山谷底、岭脚、坡麓和平原溪边热带季雨林次生林间,也有成片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沟谷,山坎、疏林内及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质壤土荒山旷野。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8°之间,最适气温在10-36℃,低温度不低于10℃、高温度不高于40℃,海拔0-1000米,年降雨量1700-2000毫米的地区均能生长良好。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gao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1] 中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
为什么湘潭人爱嚼槟榔?因为槟榔具有特殊的医药功效,所以关于湘潭人嗜嚼槟榔习惯的由来有许多服其用于治病有关的说法。
在槟榔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精明的商贩们总是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把槟榔与文化结合起来.使之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如:“杭榔越嚼越有劲,这口出来那口进。交朋结友打圆台,避瘟开胃解抽腥:’“拜年客人到我家、一口槟榔一口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