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互感器研究现状
国外对光学电压互感器的研究起步于20 世纪60 年代。七十年代随着光导纤维的出现,电力系统中出现了研究光学电压互感器的热潮。日本、瑞士和法国等国家的许多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光纤传感技术的深入发展, 光学电压互感器在高电压系统中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九十年代后, 光学电压互感器的研究进入实用化阶段,国外已经研制出123kV~765kV 的系列光学电压互感器。国内对光学电压互感器的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经过近30 年的研究,我国已研制出110kV的光学电压互感器。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分类
按原理分类
铁心线圈式低功率电流互感器(LPCT)。
它是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一种发展。其按照高阻抗电阻设计,在非常高的一次电流下,饱和特性得到改善,扩大了测量范围,降低了功率消耗,可以无饱和的高准确度测量高达短路电流的过电流、全偏移短路电流,测量和保护可共用一个铁心线圈式低功率电流互感器,其输出为电压信号。
电阻分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电阻分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原理,其中由高压臂电阻R1和低压臂电阻R2组成电阻分压器,并获取电压信号。为防止低压部分过电压和保护二次侧测量装置,在低压电阻上加装一个放电管S。
使其放电电压略小于或等于低压侧允许的电压。该电压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传输频带宽、线性度好、无谐振、克服了铁心饱和的缺点、无负载分担、允许短路开路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且一个传感器可以同时满足测量和保护的要求。因此在中低压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