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防治:
槟榔树易发生的病害有叶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疫病、果穗枯萎病、叶细菌性条斑病、芽腐病、黄化病等。虫害主要有红脉穗螟、叶蝉、蚜虫、粉虱,蚧壳虫、红蜘蛛、椰心叶甲等。槟榔病虫害防治应以综合防治为主,即在治病的同时兼治虫害,在杀虫的同时兼治各种病害,同时,要及时清园,方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蚧壳虫、叶蝉、蚜虫、红蜘蛛等虫害,同时并发烟煤病、炭疽病等,可用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g+70%甲基托布津20g+200万IU农用链霉素3g对水15kg喷雾,7-10天喷1次。
红脉穗螟咬食心叶及花、花苞、果实,同时并发果穗枯萎病,造成落花落果,可用锐劲特12毫升+30%爱苗5毫升对水15kg喷雾于心叶、花、花苞、果实等部位,湿透为好。
食用槟榔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
4、浸泡发籽。浸泡发籽是使用由蛋白糖、甜蜜素、甘草水提液、香兰素、食用香精、食用防腐剂等组成的溶液浸
泡槟榔原果,使槟榔果壳充分吸收浸泡液中各种风味物质的一个工序。
5、晾干。发籽结束后,浸泡液已经全部被槟榔果壳吸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继续密闭1-2天,然后在洁净的环境
里晾干槟榔外表面的水分,以便涂上胶液。
6、上胶。现代槟榔食品都要在槟榔果外表面涂上一层胶液,这样不仅使槟榔产品外表光洁发亮,而且提高了产品
的风味,胶液一般用食用明胶、甜味剂、食用香精香料、防腐剂等配制而成。
槟榔文化
槟榔发源:槟榔(Areca)在中国海南、台湾以及印度、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种植。清乾隆四十四年(
公元1779年)湘潭大疫,百姓多患鼓胀病。县令白景(广东人)谙医理,明药性,便将药用槟榔分给患者嚼食之,病疫居
然消失。自此,湘潭人嚼槟榔逐渐成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