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工业中硫是生铁冶炼的有害成份之一,也是焦碳燃烧时生产的有害气体的一部分,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不会有硫份的产生及扩展,所以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指标。该产品科技含量高、性能好、质量优、效果显著。钢铁厂、球团厂或铸造厂使用该粘结剂粘结。可提高球团矿铁品位和改善冶金性能,为高炉增铁节焦创造条件,还原度提高4%,软溶性能也有一定程度改善。冶炼增产2.5%,降焦0.4%且具有高比表面积,极强的吸湿性,粘结性和离子交换性。作为粘结剂可生产出满足冶炼要求的球团矿。使用方法简便,将原料和粘结剂混合搅拌3—4分钟,然后加水湿化,再继续搅拌8—10分钟即可进成型机成型、烘干等工艺程序。
有机粘结剂的特征
粉碎以及选别过程所处理的矿石,都是大小形状各异的各种矿粒的混合物。从外表看“杂乱无章”,但按其粒度分布情况看,却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1)粒度就是矿块的大小,一般以mm为单位。
(2)将矿粒混合物,借用某种方法按粒度分成若干级别,这些级别叫做粒级。
(3)用称量法称出各级别的质量并计算出其质量百分率(或累计质量百分率),也就是求出了各粒级的相对含量。矿粒混合物中各粒级的相对含量叫做粒度组成,从粒度组成的实验叫做粒度分析。
黏结剂是球团生产的主要原料,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黏结性。球团配料中加入一定数量黏结剂后,科增加混合料的黏结性,改善整球性,提高生球强度和造球机的产量及焙烧后球团矿的质量。
黏结剂的种类很多,按其理化性能分,球团用黏结剂有无机粘结剂、有机粘结剂和复合粘结剂三类。
粘结剂的历史
粘结剂和砂粒混合后,包覆砂粒成为粘结剂膜,使砂粒互相粘连起来,从而赋与砂型和型芯以足够的强度。使其在搬运、组装和浇注过程中不致变形和破碎。中国古代铸造所用泥型(古代称为陶范)的基本材料是粘结能力很强的粘土。随着技术的发展,泥型中夹有大量砂粒,并逐渐以砂子为主要材料,则粘土就成了粘结剂。粘土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后来相继出现各种无机和有机粘结剂,如植物油、松香、糊精、水玻璃及合成树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