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监测标准
室内空气监测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为消费者解决自己的污染难题提供了有仂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引入室内空气质量概念,明确提出“室内空气应无害、无异常嗅味”的要求。其中规定的控制项目不仅有化学性污染,还有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质中不仅有人们熟悉的甲醛、苯、氨、氡等污染物质,还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3项化学性污染物质。室内有害物质的测定标准:GB/T 9801一1998,空气质量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GB/T 11737一1989,居住区大气中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GB/T 12372一1991,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 改进的Sa」tzman法;GB/T 14582一1993,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 14668一1993,空气质量——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14669一1993, 空气质量——氨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 14677一1993,:空气质量——苯乙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进行环保健康的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呢?活性炭、空气净化器、植物效果都不错,但是最为有效和先进的还是光催化治理,通过专业的施工技术,将光催化剂喷植与室内基材表面(如:墙体、家居表面等),经过数小时固化成膜,在自然光和灯光的照射下,光催化剂可快速分解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氨、TVOC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被分解成二氧化和水,达到消除空气中有害物,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且有效期达到10年以上。 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氢氧自由基等活性氧化物,在净化空气的同时具有超1强的抗1菌、灭菌的性能。可以轻易的打开有机物的化合建。病毒、细1菌以及大部分有害物均为有机物构成,破坏细胞构成以及它赖以生存的有机营养物,使蛋白质发变异导致病毒细1菌死亡。
去除室内甲醛采用的主要技术
一是物理吸附技术。主要是各种空气净化器,我国已有厂家生产专用的甲醛净化器产品,但大多数厂家仍然以生产机械过滤、臭氧和空气负离子发生器为主。国际上生产净化器的厂家有霍尼韦尔、东芝、日立、夏普、菲利浦等厂家,仍属于以生产物理性能的产品为主。这类产品主要吸附空气中的悬浮物,对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二是催化技术。催化技术也被称为冷触媒技术,以多元多相催化为主,结合超微过滤,从而保证在常温常压下使多种有害有味气体分解成无害无味物质,由单纯的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边吸附边分解,提高了吸附污染颗粒物的种类、吸附效率和饱和容量,不致产生二次污染,而且吸附材料的寿命是普通材料的20倍以上,针对性比较强,可以对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催化分解。目前市场上的有害气体吸附器和家具吸附宝都属于这类产品。
三是化学中和技术。目前一些专家研制出了各种除味剂和甲醛捕1捉剂,这类产品一般采用络合技术,通过破坏甲醛、苯等有害气体的分子结构,中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而逐步将其清除,最终达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但要注意使用时机,最1好结合装修工程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