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淬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轴淬火装置,属于曲轴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机床、机床后方设置的且能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淬火小车、分别设于机床左右两端且能沿左右方向滑动的床头箱和尾座,床头箱和尾座上分别设有左偏心座和右偏心座,淬火小车上设有淬火感应头和冷却液喷头,淬火感应头设于左偏心座和右偏心座之间且与高频电源电连接,冷却液喷头设于淬火感应头的正上方;左偏心座包括底座、转动设于底座上的转盘和设于底座上且用于固定所述转盘的拔插结构,转盘的中心和偏心位置分别设有顶z尖和拔销,转盘上对称地分布有三个插孔,拔插结构与插孔配合能使转盘每转动120°后固定。
一次的握手,一生的朋友,河南德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愿成为您忠诚的合作伙伴,共同赢得事业的辉煌。.
频率选用
室温时感应电流流入工件表层的深度δ(mm)与电流频率f(HZ)的关系为频率升高,电流透入深度降低,淬透层降低。常用的电流频率有:
1、高频加热:100~500KHZ,常用200~300KHZ,为电子管式高频加热,淬硬层深为0.5~2.5mm,适于中小型零件。
2、中频加热:电流频率为500~10000HZ,常用2500~8000HZ,电源设备为机械式中频加热装置或可控硅中频发生器。淬硬层深度2~10 mm。适于较大直径的轴类、中大齿轮等。
3、工频加热:电流频率为50HZ。采用机械式工频加热电源设备,淬硬层深可达10~20mm,适于大直径工件的表面淬火。
比较与普通加热淬火比较具有
1、加热速度极快,可扩大A体转变温度范围,缩短转变时间。
2、淬火后工件表层可得到极细的隐晶马氏体,硬度稍高(2~3HRC)。脆性较低及较高疲劳强度。
3、经该工艺处理的工件不易氧化脱碳,甚至有些工件处理后可直接装配使用。
4、淬硬层深,易于控制操作,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5、火焰表面加热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