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砂加工工艺原理及应用范围
液体喷砂一改传统的干喷方法,它是将砂(磨料)置于水中,用磨液泵和压缩空气,通过喷枪将磨液高速喷射到被加工的工件上,达到对零件表面清理和光饰的目的。液体喷砂工效高,磨料消耗少,能提高工件表面的光洁度,提高表面的强度,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环境的污染。设备的安装方便不需单独的工作间,可以直接安装在生产线上。因此,液体喷砂优于干喷砂。
从使用的行业看有航空、航天、电子工业、兵1器工业、自动化和光学等仪器仪表行业,机床工具,磨具、液压件,五金工具,汽车、拖拉机、摩托车,动力机械及火车机车等工厂,还有纺织机械、食品机械、医疗器械、化工机械,金属材料,人工晶体,弹簧,金属工艺等行业。
喷砂处理在环氧地坪中的应用
环氧地坪的施工工艺一般为:素地处理、底涂层、砂浆层、腻子层,面涂层。如果素地的强度好、平整,只需将地面打磨、吸尘、清理,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底涂层的施工了。但有些地面不符合施工环氧地坪的要求,需要做一些特殊处理。
1、施工环氧地坪之前,对原有的水泥素地或水磨石地面的预处理十分重要。一定要将其表面打磨粗糙,才能使地面与环氧树脂漆层的附着力增强,完工后在环氧地坪上行走叉车、推车等重物,地坪漆不易松动、脱落,可以延长环氧地坪漆的使用寿命。
2、打磨地面的理想机器——喷砂机
打磨地面的主要机械设备有水磨机、铣刨机、无尘研磨机和喷砂机(又叫抛丸机)等。其中打磨效果最1好的是喷砂机,往往价值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人民币。在台湾,很多客户都要求使用喷砂机打磨地面。
喷砂机里面装了很多小颗粒的钢丸,机器通过机械加速,使钢丸以很高的速度冲击到地面,将地面打毛,然后回弹、回吸到空气分离器中,在那里完成钢丸与灰尘、杂质的分离,好的钢丸进入抛丸室循环使用,灰尘和杂质输送到除尘器。
3、经过喷砂处理的地面,表面会形成非常均匀细密的麻面,可与环氧地坪漆紧密粘接。而普通的打磨机,或者是划圈磨,磨出的是一圈圈弧线,或者是将地表磨粉磨糊,低凹处也往往打磨不到。
4、旧油漆地面因为光滑,需要完全打毛或整层清除干净,需要喷砂处理;特别光滑坚硬的地面,如金刚砂硬化地面,一般的打磨机磨不出痕迹,只能空转,需要喷砂处理;未做防潮层或地下潮气重的地面,为防止地下水压力将环氧地坪漆顶出气泡、水泡,也需要加大附着力,作喷砂处理;有机器震动的区域,为防止震动引起地坪漆的松动脱落,亦需作喷砂处理。即使不是以上类型的普通地面,为促使环氧地坪漆与地面的接着更加紧密结实,使地坪漆的附着力和使用寿命更持久,最1好亦采用喷砂打磨。
喷砂工艺前处理及喷砂除锈控制介绍
1.喷砂工艺前处理阶段
喷砂机工艺前处理阶段是指对于工件在被喷涂、喷镀保护层之前,工件表面均应进行的处理。喷砂机工艺前处理质量好坏,影响着涂层的附着力、外观、涂层的耐潮湿及耐腐蚀等方面。前处理工作做的不好,锈蚀仍会在涂层下继续蔓延,使涂层成片脱落。经过认真清理的表面和一般简单清理的工件,用暴晒法进行涂层比较,寿命可相差4-5倍。表面清理的方法很多,但被接受最普遍的方法是:溶剂清理,酸洗,手动工具,动力工具。
2.喷砂机工艺阶段
喷砂机工艺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等高速喷射到需处理工件表面,使工件外表面的外表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
3.喷砂除锈控制
为使金属表面有良好的清洁度和粗糙度,必须对金属结构表面进行除锈等预处理。防腐蚀界有这么一句话“七分除锈,三分涂装”,可见除锈的重要性。鉴于水工金属结构的特殊性,如体积大、施工环境基本为露天等,现阶段依然采用喷砂除锈的方法,喷砂除锈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前期控制
喷砂前,依据《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对金属结构基体表面锈蚀等级进行评定。仔细检查,清除焊渣、飞溅等附着物,并清洗表面油脂及可溶污物,对无用的焊接体或联接物也应作妥善处理。
(2)磨料控制
喷砂除锈用的砂,要求颗粒坚硬、有棱角、干燥(含水量<2%)、无泥土及其他杂质;以石英砂为好,粗河砂也可;同时,应考虑砂料运输条件,单价高低,回收能力等因素;砂料粒径以0.5—1.5mm为宜,筛选前须晒干,存储于棚内、室内,筛孔大小为:粗筛40—48孔/cm2(粒径1.2mm)、 细筛372—476孔/cm2 (粒径0.3mm)。
除锈方案确定后,磨料可选河砂、石英砂或二者混合。在岗南水库除险加固中,经预喷比较,将石英砂和河砂按1:1掺和使用除锈效果最1好。
(3)工具控制
喷砂操作时,空压机气压为6.0×105—6.5×105Pa,气压变幅为0.5×105—1.0×105Pa。一般砂桶气压为4.5×105—5.5×105Pa,不得小于4.0×105Pa。喷砂前应检查压力容器的生产厂家是否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喷砂工佩戴的防护工具、安全带(绳)和供氧装置是否安全可靠,以及喷嘴磨损情况,当孔口直径增大25%时宜更换喷嘴。
(4)环境控制
鉴于水工金属结构喷砂除锈为露天作业,施工时除应注意防尘和环境保护,还必须每日检测施工现场环境温度、湿度和金属表面的温度,计算当日露1点,做好施工记录。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5%、金属表面温度低于露1点以上3℃时不得施工。
(5)工艺控制
喷砂用的压缩空气必须经冷却装置及油水分离器处理,以保证干燥、无油;油水分离器必须定期清理。喷嘴到基体钢材表面距离以100—300mm为宜,喷砂前对非喷砂部位应遮蔽保护。喷射方向与基体钢材表面法线夹角以15°—30°为宜。
喷砂除锈后、进行下一道工序前,如遇下雨或其他造成基体钢材表面潮湿的情况时,要待环境达到施工条件后,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干表面水分后施工,如须重新喷砂,不可降低磨料要求,以免降低粗糙度。
喷砂时喷嘴不要长时间停留在某处,喷砂作业应避免零星作业,但也不能一次喷射面积过大,要考虑涂装或热喷涂工序与表面预处理工序间的时间间隔要求。对喷枪无法喷射的部位要采取手工或动力工具除锈。
(6)质量控制
喷砂完成后首先应对喷砂除锈部位进行全1面检查,其次要对基体钢材表面进行清洁度和粗糙度检查。重点应检查不易喷射的部位,手工或动力工具除锈部位可适当降低要求。对基体钢材表面进行清洁度和粗糙度检查时,一是严禁用手触摸;二是应在良好的散射日光下或照度相当的人工照明条件下进行,以免漏检。
喷砂除锈后,金属结构表面清洁度应达到Sa21/2,应对照《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提供的照片进行比较,比较时至少每2m2有一个比较点。
喷砂除锈后,金属结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y60—100um,应按照技术要求,取相应粗糙度样板,用至少7倍放大镜放大后比较,比较时至少每2m2有一个比较点。用表面粗糙度仪直接测定时,每2m2表面至少要有一个评定点,取评定长度为40mm,在此长度范围内测5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此评定点的表面粗糙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