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生长习性:
槟榔属温湿热型阳性植物,喜高温、雨量充沛湿润的气候环境。常见散生于低山谷底、岭脚、坡麓和平原溪边热带季雨林次生林间,也有成片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沟谷,山坎、疏林内及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质壤土荒山旷野。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8°之间,最适气温在10-36℃,低温度不低于10℃、高温度不高于40℃,海拔0-1000米,年降雨量1700-2000毫米的地区均能生长良好。
槟榔栽培技术:
园地建设:槟榔属热带雨林作物,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海南省一般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山地、边角地、低湿地均可种植。山地备地要在雨季前砍山、除草,在坡度超过15°的山地,要沿等高线挖1.5米向内倾斜15°左右的环山行。平地备地要干净除草,预留防护林地,尽量创造适合槟榔生长的环境条件。低湿地备地先要起畦,再挖沟排水。
祖国中医理论认为,槟榔性味温辛、无毒,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等多种功效,对虫积、食滞、肮腹胀痛、泻
痢后重、水肿及脚气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
,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
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槟榔有下水肿、通关节、健脾补肾、治心痛积聚等诸多病症。不仅如此,槟
榔还有治感冒、青光眼、眼压增高、驱虫等症的效果,据说还能美容、减肥、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