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传感器是利用微波特性来检测一些物理量的器件。包括感应物体的存在,运动速度,距离,角度信息。
由发射天线发出的微波,遇到被测物体时将被吸收或反射,使功率发生变化。若利用接收天线接收通过被测物体或由被测物反射回来的微波,并将它转换成电信号,再由测量电路处理,就实现了微波检测。 微波传感器主要由微波振荡器和微波天线组成。微波振荡器是产生微波的装置。构成微波振荡器的器件有速调管、磁控管或某些固体元件。由微波振荡器产生的振荡信号需用波导管传输,并通过天线发射出去。为了使发射的微波具有一致的方向性,天线应具有特殊的构造和形状。
数据显示,2011 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为828 亿美元,去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了1587 亿美元。我国传感器市场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从2009 年到2013 年,我国传感器市场年均增速超过20%,2014 年超过860 亿元,2015 年市场规模达到1100 亿元以上。机构预计,未来5 年,我国传感器市场将加速发展,平均销售增长率将达到30%以上。
另外,物联网标准的逐步统一完善,也将助推传感器产业发展。其中,NB-IoT(窄带蜂窝物联网)标准已获得国际组织3GPP通过,国内NB-IoT的行业标准将于今年底发布,2017年初有望规模商用。近期,华为正式发布NB-IoT解决方案,将于今年9月正式上市,计划于第四季度开展规模商用试验。三大运营商也都认为,物联网将是运营商转型发力的重中之重。物与物的连接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比互联网的空间更大。
微波感应器:又称微波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多普勒原理来做的,我们知道,任何波都有反射的特性,当一定频率的波碰到阻挡物的时候,就会有一部分的波被反射回来,如果阻挡物是静止的,反射波的波长就是恒定的,如果阻挡物是向波源运动,反射波的波长就比波源的波长来得短,如果阻挡物是向远离波源的方向运动,反射波的波长就比波源的波长来的长,波长的变化,就意味着频率的变化。微波感应正是通过反射波的变化知道有运动物体逼近或远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