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潜伏期4~9天,病程2~7天,病程长短与发病日龄密切相关。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类型。
急性型:主要见于7~14日龄雏番鸭,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羽毛蓬松,两翅下垂,尾端向下弯曲,两脚无力,懒于走动,厌食,离群;有不同程度腹泻,排出灰白或淡绿色稀粪,并黏附于肛门周围;呼吸困难,喙端发绀,后期常蹲伏,张口呼吸。病程一般为2~4天,频死前两肢麻痹,倒地,衰竭死亡。
亚急性型:多见于发病日龄较大的雏鸭,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喜蹲伏,两脚无力,行走缓慢,排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并黏附于肛门周围。病程5~7天,病死率低,大部分病愈鸭颈部、尾部脱毛、嘴变短、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鸭。
大部分病死鸭肛门周围有稀粪黏附,泄殖器扩张、外翻;心脏变圆,心壁松弛,尤以左心室病变明显;肝脏稍肿大,胆囊充盈,肾和脾稍肿大,胰腺肿大且表面散布针尖大灰白色病灶;肠道呈卡他性炎症或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点状出血,尤以十二指肠和直肠后段黏膜为甚,少数病例盲肠黏膜也有点状出血。
全身呈败血现象。十二指肠前段有多量胆汁,全肠呈卡他炎症,粘膜表面有大量出血点,或有粘膜脱落,或有炎性涌出物;有的病例肠粘膜上附着散在的纤维素性凝块,呈黄绿色或暗绿色;盲肠和直肠粘膜也有出血点。心脏变圆,心肌松弛。肝、脾、肾、胰稍肿大,表面散布针尖大灰白色病灶。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是临诊上本病常与小鹅瘟、鸭病毒性肝炎和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故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确诊必须依靠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
病毒分离鉴定:无菌采病料按常规操作,取上清液接种11~13日龄番鸭胚,每天观察,多数鸭胚4~7天死亡,检查胚的病变作诊断。收集胚液和胚胎作血清学检查。
血清琼脂扩散试验:(AGP)、胶乳凝集试验(LP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核酸探针等均可作诊断。
病毒分离与GPV相同,但要把DPV和GPV区分开来,必须通过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方法或交叉中和试验,因为番鸭对GPV和DPV都易感。由于GPV和DPV存在共同抗原,对MPV特异的单抗在对分离物的鉴定和对临诊样品的快速诊断上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基于MPV特异单抗的乳胶凝集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可用于临诊样品DPV病毒的检测,而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则可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鸭群的抗体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