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玻璃的选购
夹层玻璃 是在两片或两片以上玻璃之间夹透明粘接材料,经高温高压粘结而成复合玻璃产品,是一种具有很高抗冲击性和一定隔热隔声性能的安全玻璃产品。建筑用夹层玻璃又分为普通夹层玻璃和钢化夹层玻璃,主要采用PVB胶片作为中间层干法热压工艺生产。在选购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看标志查证书
自2003年开展安全玻璃产品认证以来,全国大多数的建筑夹层玻璃生产企业都通过了产品认证,企业必须在出售的产品本体上丝印或粘贴3C标志,或者在其小外包装上和随附文件(如合格证书)中加施3C标志。选购产品时首先要查看是否有3C标志,并根据企业信息、工厂编号或产品认证证书等通过网络查看购买的产品是否在该企业已通过强制认证的能力范围之内,认证证书是否有效。
看外观查质量
查看产品的外观质量,夹层玻璃不应有裂纹、脱胶;爆边的长度或宽度不应超过玻璃的厚度;划伤和磨伤不应影响使用;中间层的气泡、杂质或其他可观察到的不透明物等缺陷不应超过GB-9962标准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外力冲击,尤其是钢化夹层玻璃要避免尖端受力冲击。清洁玻璃时注意不要划伤或擦伤、磨伤玻璃表面,以免影响其光学性能、安全性能及美观。夹层玻璃在安装时应使用中性胶,严禁与酸性胶接触。
钢化玻璃能耗测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钢化玻璃作为建材行业重要的原材料之一,近年来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目前,我国钢化玻璃行业表现为价格较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布点相对集中,同质化严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落后产能。钢化玻璃行业已成为高能耗行业,与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相违背。限制钢化玻璃行业无序发展,制定钢化玻璃能耗指标势在必行。对生产企业进行钢化玻璃能耗测试是提供基础能耗数据的有力措施,能否准确地测试钢化玻璃生产能耗数据至关重要。
钢化玻璃生产过程按工序分为切割、磨边、清洗、加热、冷却、搬运等,其中加热和冷却是钢化玻璃生产最重要的两道工序,也是整个钢化玻璃生产过程中能耗 的两道工序,所耗能源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5%以上。
钢化设备总功率一般超过800kW,为了避免使用过大规格的变压器和电缆,钢化设备一般会采用多组电缆供电,甚至采用多个变压器供电。钢化设备加热室被分成多个温控区,分别由不同的电缆进行加热,冷却室使用独立于加热室的电缆进行供电。为了使测得的能耗数据更加准确,必须查看生产企业的供电设计图纸或由企业电工等相关人员配合,明确钢化设备加热和冷却工序供电的电缆线路,从而对各个电缆线路的能耗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量。
钢化玻璃的缺点:
1 .钢化后的玻璃不能再进行切割,和加工,只能在钢化前就对玻璃进行加工至需要的形状,再进行钢化处理。
2 .钢化玻璃强度虽然比普通玻璃强,但是钢化玻璃有自爆(自己破裂)的可能性,而普通玻璃不存在自爆的可能性。
3 .钢化玻璃的表面会存在凹凸不平的现象(风斑),有轻微的厚度变薄。变薄的原因是因为玻璃在热熔软化后,在经过强风力使其快速冷却,使其玻璃内部晶体间隙变小,压力变大,所以玻璃在钢化后要比在钢化前要薄。一般情况下4~6mm玻璃在钢化后变薄0.2~0.8mm,8~20mm玻璃在钢化后变薄0.9~1.8mm。具体程度要根据设备来决定,这也是钢化玻璃不能做镜面的原因。
4.通过钢化炉(物理钢化)后的建筑用的平板玻璃,一般都会有变形,变形程度由设备与技术人员工艺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装饰效果(特殊需要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