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
平时最常看到的304 不锈钢即为此类,其标准成分是18% 铬加8% 镍,即一般所称的18-8 不锈钢。此类不锈钢的特性为无磁性、无法藉由热处理方法来改变其金相组织结构、加工性佳,又因含合金元素-- 镍,所以抗蚀性优于只含铬﹝不含镍﹞的另两类不锈钢。
304L是碳含量较低的304 不锈钢的变种,用于需要焊接的场合。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中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导致不锈钢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晶间腐蚀(焊接侵蚀)。
304N是一种含氮的不锈钢,加氮是为了提高钢的强度。
不锈钢是以钢材为基本成份,另加入含铬Cr. 、镍Ni. 、碳C 、矽Si 、锰Mn 、磷P 、硫S 、铝A1 、钴Co 、铁Fe. 等成份,使其成为硬度佳、材质安定、没毒性、耐酸抗碱之复合金属材料。
不锈钢组织分类及用途特点
不锈钢按照其组织结构分为奥氏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双相不锈钢、马氏体型不锈钢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一、奥氏体型不锈钢
奥氏体型不锈钢是不锈钢中最重要的一类,其产量和用量占不锈钢总量的70%。按照合金化方式,奥氏体型不锈钢可分为铬镍钢和铁铬锰钢两大类。前者以镍为奥氏体化元素,是奥氏体钢的主体;后者是以锰、氮代替昂贵的镍的节镍钢种。
总体讲,奥氏体钢耐蚀性好,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但强度、硬度偏低。
二、铁素体型不锈钢
铁素体型不锈钢含铬11%-30%,基本不含镍,是节镍钢种,在使用状态下组织结构以铁素体为主。
铁素体型不锈钢强度较高,而冷加工硬化倾向较低,耐氯化物应力腐蚀、点蚀、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性能优良,但是对晶间腐蚀敏感,低温韧性较差。
三、双相不锈钢
一般认为,在奥氏体基体上存在15%以上的铁素体,或在铁素体基体上存在15%以上的奥氏体即可称其为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钢和铁素体钢的优点。
四、马氏体型不锈钢
马氏体型不锈钢是一类可以用热处理的手段调整其性能的钢,其强度、硬度较高。
五、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是通过热处理手段使钢中碳化物沉淀析出,从而达到提高强度目的的钢。
为了保证各类不锈钢板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硬度等力学性能符合要求,钢板交货前必须经过退火、固溶处理、时效处理等热处理。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合金成分(铬、镍、钛、硅、铝、猛、等)和内部的组织结构,起主要作用的是铬元素。铬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能在钢表面形成钝化膜,使金属与外界隔离开来,保护钢板不被氧化,增加钢板的抗腐蚀能力。钝化膜破坏后,抗腐蚀性就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