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危害编
毒性:大鼠经口LD50=5.8ml/kg,小鼠经口LD50=1.31-13.8ml/kg。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国内尚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因误服。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一阶段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肥水肿,支气管肥炎,心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人的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对宠物的毒性:
乙二醇可以从机车防冻剂中获取,机车防冻剂中的乙二醇由于添加了苦味剂且分量少。对人没有威胁,但是如果不慎和宠物(猫,狗)的食物混合,则会引起宠物中毒并造成肾衰竭。
乙二醇是一种无色微粘的液体,沸点是197.4℃,冰点是-11.5℃,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冰点显著降低。
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
当乙二醇的含量为60%时,冰点可降低至-48.3℃,超过这个极限时,冰点反而要上升。
乙二醇防冻液在使用中易生成酸性物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乙二醇有毒,但由于其沸点高,不会产生蒸气被人吸入体内而引起中毒。
乙二醇的吸水性强,储存的容器应密封,以防吸水后溢出。
由于水的沸点比乙二醇低,使用中被蒸发的是水,当缺少冷却液时,只要加入净水就行了。
这种防冻液用后能回收(防止混入石油产品),经过沉淀、过滤,加水调整浓度,补加防腐剂,还可继续使用,一般可用3—5年。
但要过滤多遍,以防对机动车造成损伤。
有很多人认为乙二醇的冰点很低,防冻液的冰点是由乙二醇和水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的一个中和冰点,其实不然,混合后由于改变了冷却水的蒸气压,冰点才会显著降低。
其降低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乙二醇的含量增加而下降,但是一旦超过了一定的比例,冰点反而会上升。
40%的乙二醇和60%的软水混合成的防冻液,防冻温度为-25℃;当防冻液中乙二醇和水各占50%时,防冻温度为-35℃。
乙二醇溶液防腐蚀处理 I. 乙二醇溶液管道系统处理流程 乙二醇溶液管道系统处理流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清洗、预膜和定期添加稳定剂。 1. 清洗 1) 为什么要清洗 一个循环水系统在开始使用时,须进行清洗。因为无论系统新旧,设备和管道中难免存在一些微生物及生物粘泥、空气尘埃物、少许水垢及部分腐蚀产物,这些杂质如不清扫、冲洗干净,将会影响设备运行,加速悬浮物的沉积。 因此,一个好的清洗方案,对新系统来说,可以提高镀膜效果,减少腐蚀和结垢的产生。对已投入使用的老系统来说,可以保证长期安全运行,较低的操作费用,减少维修时间,节约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 2) 清洗的方法 一般可分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两大类。化学清洗使用普遍。 化学清洗就是利用酸、碱或有机螯合剂、分散剂等化学药剂,通过化学作用将附着的水垢、污泥等沉积物溶解清洗干净的方法。 3) 化学清洗的步骤 a. 用高压水枪等清洗所有管道 b. 用新鲜水将整个系统注满水,按操作要求启动循环水泵 c. 水经过循环浊度稳定下来不再增加时,控制PH值,投加清洗剂进行化学清洗。 2. 预膜 1) 预膜定义 预膜是在系统清洗之后,在循环水系统开车初期投加浓度较高的缓蚀剂量,在金属表面上很快形成一层保护膜,提高以后缓蚀剂抑制腐蚀的效果。 2) 缓蚀剂种类 按药剂在金属表面形成各种不同的膜来分,可分为氧化膜型、沉淀膜型和吸附膜型。 氧化膜型缓蚀剂又称钝化膜型缓蚀剂,它能使金属表面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耐腐蚀的钝化膜而防止腐蚀。 沉淀膜型缓蚀剂能与水中的某些离子或腐蚀下来的金属离子相互结合沉淀在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难溶的沉淀物或表面络合物,从而阻止金属的继续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