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可以开始关注一些宏观的JI本面的信息也好,分析也罢。吸收别人的观点,培养自己的观点。 Z后,自己觉得迫不及待想
要实盘操作了,找个靠得住的帮你做好风控
要轻仓;在此JI础上,再逐渐进步。
目前有很多投资者现在或者以前做过GU票,那么据我所知大部分的GU民在做GU票的时候都是重仓持有GU票,只有很少一部分GU民使用一半资金或者三分之一的资金来做GU票的(指的是入市资金可不是指自己的全部财产),谁都想自己买的GU票当天或者明天就立刻涨起来,但是没有考虑万一跌下来后该怎么办,这也是相当一部分GU民亏钱的重要原因,有点类似D博,买完就等着收益,天下那有这么多的好事呢?
很多投资者都是从炒GU转而投资贵金属的,这样的理念有很多类似之处。
白银是做T+0双边交易,这就是其优点所在,那么我们就不能拿炒GU票的思维方式来做白银了。因为白银是可以杠杆放大的资金,那么你的收益和风险同样的就增加了许多,白银市场每天都有上亿美金以上的成交量。JI本上都有几百个点的波幅,这样就给我们创造
了很多机会,既然资金已经按照杠杆比例放大,那么您就没必要重仓来做白银,如果按照资金放大100倍来计算的话。
在里面中多放一些钱,看到新的标的,果断提X出击。 3.踏空比亏损好。聊聊我今年Z大的踏空—B特币。今年的行情算是创造历史了,因为按照以往经验,价格一过5000就开始砸盘。老钱曾在10月份写过自己的B特币投资经历 我的B特币投资心得。后来陆陆续续有人留言问我:“老钱,过5000了,还能投么?5500了,我想买点儿。” 我回答的都是:慎重,再等等...我在3月份时试水买了一枚,6月份3800点时,把所有存在活期里的钱提X买了7枚,一直拿到4800多点。真的不敢再拿了。虽然后来断断续续入场搏了点儿,持仓都不超过12个小时。5000点以后,直接空仓,就等着它价格砸盘了... 没想到一路等到6500多。对天发誓,期间一次也没进过场,也真是能忍...因为5000点以后,我真的看不懂,B特币不是贵金属,跟宏观数据什么的,都没有太强的相关性,连个可对比的参照都没有。所以,我宁可踏空,看不懂的钱不赚。 4.相信自己,少听消息和评论。
比如前几天,我说自己2017年一个目标是想在重庆买房。有人专门来微信和我辩论,理由如下:国家已经很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郭嘉只不过在兜底,要没郭嘉早就崩盘了。财税改革是明年的重点,土地收入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不是你想怎么就怎么,要看国家动态,大资本流向...因为都是朋友,我不好直接赶走,每次都是“嗯啊”答应一下,从不辩论。我们身边从不缺乏观点,爱评论的人太多了。但我就一条衡量标准,如果你没买,那我根本不听。我是在用真金白银去搏,亏了是要流血的。你什么都没买,没有任何利益相关,观点有什么参考价值呢?任何一个炒房者对楼市的判断都远胜一个经济学家。就像我说的,我做这个号的一个原则就是,如果一个理财产品我没钱在里面,JUE不推荐。赚了大家一起赚,赔了我也跑不了,谁也别埋怨谁。真正的交易还有一个好处
—只有亏损了,你才知道自己真实的风险偏好。做问卷时都以为自己是风险爱好者,亏损了才发现自己是风险厌恶者,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别的内容嘛~呵呵呵,当做看热闹。后面表示扯远了。作为一个只做了一年JI金,半年证券的小小学生,我知道不足挂齿。但是对
于金融的入门,自认为还是稍算知道点怎么来的。看到排名第1的这个答案时,简直是天雷滚滚。就是这种无脑装B自以为是的人存在,才让很多人对学金融的人看法有失偏颇。真是自己不轴,还叫别人乱走!由于看到楼主只想了解金融,所以祭出书籍不多。但此几本书,是本人和同学之间,交流后觉得Z是实在有益的书。因为怕会造成群嘲效果,选择匿名,若楼主真感兴趣,可后续私信。笔者可以慢慢推荐。(谢谢大家关心,今年的证券从业考试通过了。证券法规定,从业人员不能随便荐GU,而且无证荐GU按严肃来说都是略违规的。
大家看GU问题就别公开骚扰小弟咯,嘿嘿嘿 )
首先说GU票。GU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GU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GU东所持GU份的凭证。实际上就是GU东对公司净资产的一个所有权,凭着GU票可以分得姑息和红利,也可以在GU东大会上行使权利。这样总结来可以得出,GU票具有收益性【首先当然是公司盈利时GU东获得的GU息和红利啦~其次当然还有你买卖GU票时的差价啦】、风险性、流动性、Y久性【GU票是一种无限期的法律凭证,只能买卖而不会消灭】和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