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时,我国就有《考工记》,记载了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的规范要求,叫“程式”,用于指导匠人实际操作。以后有专门的部门和官员来管理建筑,如隋唐时期,在尚书省设工部,工部郎中掌城池土木之程式,后世基本上如法炮制。到了北宋,建筑“程式”臻于完善,编订了建筑施工的标准化文件集《筑城法式》。南宋时更出现了著名的《营造法式》和《木经》。明代《大明律》、清代《大清律例》都有针对工程建筑方面的法律《工律》。
古人还想出了“物勒工名”的办法,工匠必须把名字刻在自己所造的物品上,以示“背书”,担保质量,我们现在叫“质量追溯制”。从一件商品的“工名”,可以追溯到制作商、制作者等诸多信息。对于本来就诚信生产经营的人来说,“物勒工名”既具有防伪的作用,也相当于打广告。另外就是组织行业协会,让协会促使行业自律,提高质量。
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会议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指数来看,3月份为50.6%,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在连续两个月回升后出现回落,但已连续两个月处在50%的荣枯线上方。主要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三连升至近十个月的高点,新订单指数高位回落,新出口订单回落至近一年来的低点,产成品库存时隔5个月后重回50%以上的扩张区间。PMI显示,当前钢铁企业生产更加积极,订单增长趋缓,出口大幅下降,行业供大于求的迹象显现,企业库存出现积压。
(1)普通钢
a.碳素结构钢:(a) Q195;(b) Q215(A、B);(c) Q235(A、B、C);(d) Q255(A、B);(e) Q275。
b.低合金结构钢
c.特定用途的普通结构钢
(2)优质钢(包括高级优质钢)
a.结构钢:(a)优质碳素结构钢;(b)合金结构钢;(c)弹簧钢;(d)易切钢;(e)轴承钢;(f)特定用途优质结构钢。
b.工具钢:(a)碳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工具钢。
c.特殊性能钢:(a)不锈耐酸钢;(b)耐热钢;(c)电热合金钢;(d)电工用钢;(e)高锰耐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