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种耐磨钢板,一种是耐磨复合钢板,另一种是热处理耐磨钢板,比如JFE-EH C400、DILLIDUR 400、NM400等。如何选择这两种耐磨钢板,需要了解两种钢板之间的区别,下面从几方面进行一下对比:
定义
耐磨复合钢板是指在普通钢板的基板上通过堆焊方法复合高合金耐磨层,结合耐磨层的耐磨性能和基板的承载、变形能力和可焊接性能。耐磨层的硬度一般在HRC52-64之间。
热处理耐磨钢板是指低合金钢板在轧制过程中淬火硬化,或对低合金钢板进行热处理淬火硬化后的钢板,有时也称为调质钢板。硬度一般在HB360-550。
品种规格齐全
双金属耐磨板厚度和尺寸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并可以加工成各种成品件和零部件。
高的性价比
双金属耐磨板虽然制造成本高于普通的钢材或耐磨材料,但使用寿命数倍提高,使得维修费用和停机损失大为降低,其价格性能比比普通材料高约2-4倍。物料处理量越大,设备磨损越严重的厂矿,使用耐磨复合钢板的经济效果越明显。
使用透射电镜结合能谱仪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高铬合金耐磨钢板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金相、SEM以及EBSD技术研究了不同变形温度,变形量以及弛豫时间对高铬合金耐磨钢板最终组织细化、结构变化以及析出行为。并观察其表面形貌分析了高铬合金耐磨钢板的析出相情况和腐蚀行为。
高铬合金耐磨钢板的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少量针状铁素体以及少量多边形铁素体,采用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技术可得到细化的中温转变组织。经RPC工艺处理后,贝氏体束可得到明显的细化,从高铬合金耐磨钢板的基体和带锈层钢试样两方面研究了碳钢、Cor-Ten钢和贝氏体耐候钢在含氯离子环境中耐腐蚀性能。高铬合金耐磨钢板的析出相主要是Nb、Ti的碳氮化物,组织类型为细化的板条贝氏体及少量不规则粒状贝氏体或针状铁素体,贝氏体类型及形貌均有所不同,通过这种工艺细化的高铬合金耐磨钢板其强度比控轧后空冷或轧后再加热-淬火(调质处理)有明显提高。终轧后弛豫阶段形成并被应变诱导析出物钉扎的位错胞状组织或亚晶结构是细化相变组织、阻碍贝氏体生长,晶粒没有明显变化,腐蚀速率均是先增至峰值后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