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电源线路防雷与接地规范
4、对开关型防雷器1至限压型防雷器2之间的线距大于10m和防雷器2至限压型防雷器3之间的线距应大于5m的规定,其目的主要是在电源线路中安装了多级 电源防雷器,由于各级防雷器的标称导通电压和标称导通电流不同、安装方式及接线长短的差异,在设计和安装时如果能量配合不当,将会出现某级防雷器不动作,泄流盲点。为了保证雷电高电压脉冲沿电源线侵入时,各级防雷器都能分级启动泄流,避免多级防雷器出现盲点,根据ITU、K20和IEC61312-3的规 定,两级防雷器间必须有一定的线距长度(即一定的感抗或加装退偶元件)来满足避免盲点的要求。同时规定,末级电源防雷器的保护水平必须低于被保护设备对浪涌电压的耐受能力。各级电源防雷器能量配合最终目的是,将总的威胁设备安全的电压电流浪涌值减低到被保护设备能耐受的安全范围内,而各级电源防雷器泄放的浪涌电流不超过自身的标称放电电流。
除光纤介质外,其它介质都可能因遭受直接雷或感应雷而侵害两端连接的网络系统.首先,暴露的通信电缆会直接受到雷电xi击;平行铺设的电缆,当某一电缆被雷电击中时,会在相邻的电缆感应出过电压。其次,即便是埋在地下的通信电缆,当地面遭受直击雷或雷电通过地面泄放时,强大的雷电压会穿透土壤,使雷电流入侵到电缆,窜入网络.当前我国正大力推广宽带网络技术,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应用最多的宽带上网方式为ADSL 方式,占全部用户的89.3%,而ADSL 技术使用的介质是普通的电话线路,因电话线路遭受雷击,导致损坏两端通信设备的事故常有发生,与此连接的网络如果不采取任何防雷防范措施,一旦遭受雷击,系统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为了避免因通信电缆引入雷电侵害的可能性,通常采用的技术是在电缆接入网络通信设备前首先接入信号避雷器(信号SPD),即在链路中串入一个瞬态过电压保护器,它可以防护电子设备遭受雷电闪击及其它干扰造成的传导电涌过电压,阻断过电压及雷电波的侵入,尽可能降低雷电对系统设备的冲击。由于信号避雷器串接在通信线路中,所以信号避雷器除了满足防雷性能特征外,还必须满足信号传输带宽等网络性能指标的要求.因而选择相关产品时,应充分考虑防雷性能指标及网络带宽,传输损耗,接口类型等网络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