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甘孜(全程约150km)(宿:甘孜)
途径地点:色达洞嘎寺,甘孜寺
价值景点:色达洞嘎寺,甘孜寺
路况信息:路况不好,很多大坑,并且需要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牟尼芒起山,路况很差的泥路
平均海拔:3600m
个性安排:随时可以和司机协商停车拍照
行程简介:建议睡个懒觉起来。这个时候的山,已经不是山了,估计几乎都习惯了拐来拐去的日子,而且境界高的还可以安然入睡。期待今天能有日落的余辉洒向卓达拉雪山,那将是非常幸运的事情,连片的雪山群如同列队的卫兵一线排开,气势非凡。甘孜是个不大的县城,城里的霓虹灯让揣测这是否是个藏区的一个小县城!一句藏区流传的话会让你能够感觉到她在康巴的地位了——'北甘孜,南理塘'。县城背后的山坡上,这座建于500年前甘孜寺,非常值得一看。一起进去看看吧。
温馨提示:状态不好,不要强撑,休息很重要,离开色达就会好起来了。。。。
色达洞嘎寺:洞嘎寺是色达县三大寺庙之一,位于县城西郊约6公里处的一座形似白色海螺的神山上。该寺活佛恩邓曲吉尼玛曾去年印度修行数年得道,印度法王敬称其法号为'康曲普喇ll嘛',意思为能够在水上飞行的喇ll嘛。
甘孜寺:'霍尔黄教十三寺之首',规模宏大,是五世达ll赖的弟子霍尔。曲吉昂旺平措于1622年所建。坐落在甘孜县城边的山坡上,建筑风格属藏、汉结合。寺庙系格鲁派,已经有三百三十九年历史,文ll革时被毁,八零年前后重建。寺内僧众逾四百人。寺管会干部索南仁钦为我们介绍了寺庙的情况并带我们参观了各个经堂。大殿共分四层:一层为大经堂;二层为护法神殿;三层为强巴佛殿;四层供奉着由印度请来的觉卧仁泊切。
理塘—甘孜(274KM、路况不好、行车约7小时)
宿:甘孜
沿317国道而行翻越莲花山,在大河边分到前往新龙康巴腹心地带。这里是红教势力地。格鲁派在这里一直没有多大的发展。在和平沿雅聋江峡谷而上,过尼拖和曲玛龙,抵甘孜。
甘孜—白玉 (276KM)
宿:白玉
早餐后从甘孜途中经安章寺寺藏语称为“俄散吞曲岭”,意为“光明上乘寺”。寺庙属于噶拖寺的下院,是讲大圆满心髓理论的道场。人们根据其山,水地形将这里称为“扎西昌吉柯”,简称“昌台”过安孜抵达白玉。
白玉—/白玉寺(约15KM,路况不好,约需0.5小时左右)
宿:白玉寺
游览红教寺庙白玉寺,全名白玉郎吉祥秋切岭寺,意为“吉祥盛德尊胜菩提法殿“。清康熙十四年(1675),由根绒协绕大师创造,已历12代活佛主寺,该寺为白玉县标志性建筑,更是风光摄影的绝佳建筑群,当太阳从东边升起照在寺庙,寺庙背景无光,是黑色,照出照片非常美丽,1955年英国著ll名摄影家所拍白玉寺照片至今仍感宏伟、壮观、美丽神奇,游毕白玉寺前往河坡民族手工艺——格萨尔兵ll器生产基地。
白玉寺—嘎拖寺 (约82KM,路况不好,约需2小时左右)
宿:嘎拖寺
早餐后即前往参访嘎拖寺—康区藏传佛教宁玛派最ll大的朝拜圣地。全名“噶拖多吉顶寺 ”,因其寺址处有一白崖,崖上天然呈现藏文第ll一个字母,故名“噶拖”。多吉顶意为“金刚座”,故全称意为“噶上之金刚”。该寺以传授“三素尔”以来的宁玛派经典闻名遐迩,是康区著ll名的宁玛派传播中心,其声望与西藏宁玛派敏珠林寺和多吉扎寺齐名。建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
八宿—同卡乡250KM
宿:八宿
公元1473年创建的八宿同卡寺全称“循努巴雪桑珠林”据说建寺时从外地飞到此寺,又叫“飞来像”。为西藏政府四大摄政中功德林所属的一座寺庙。它为祖国的统一、藏汉民族的团结,加强藏汉文化交流方面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该寺第七世活佛罗桑巴登江村出任北京雍和宫堪布以来,与内地的宗教文化交往更加频繁。八宿同卡寺至今珍藏着大量的文ll物,既有古印度铸造的佛像,也有吐蕃时期藏族工匠铸造的佛像,更有内地工匠铸造的佛像。离寺庙1000米处有一佛塔,呈四方形、高约25米多,是昌都地区最ll高的古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