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制和煤制是我国目前主要产工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资源的短缺,煤和天然气的产量存在了差异,这就直接导致的产量和主要生产工艺的选择。
一、天然气制与煤制各自的利弊 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以及其下游、上游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制的方法工艺也日渐增多,然而煤制和天然气制这两种工艺依旧是最主要的制造生产的重要工艺手段。这两种生产工艺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本文就从生产工艺、建设成本、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以及发展前景对这两个主要制工艺予以比较。 在生产工艺方面,煤制总体是一个气化、变换、低温洗、合成及精馏、空分装置地过程。煤制,是以煤和水蒸气为原料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得先把煤制成煤浆,通过加入碱液调整煤浆的酸碱度,使用棒磨机或者球磨机对原煤进行煤浆气化,相比之下球磨机磨出的煤浆粒度均匀,筛下物少,在这个过程中排出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和精馏废水 ,这些废水可以充分利用在磨浆水;气化就是煤浆与氧过程就是把co转化成h2;在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杂质;低温洗,这一过程是把制的的硫化物和杂质等脱除;合成及精馏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制的进行再次净化和优化。煤制工艺整个过程相对于复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比较多,操作难度比较大,杂质多就导致纯度相对比较低,合成的粗中杂质种类和量都比天然气多,因此精馏难度也较大。 天然气制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气,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部分,此外还存在少量的烷烃、氮气 与烯烃。以非催化部分氧化、蒸汽氧化等方法进行生产,蒸汽转化法作为应用最广的生产方法,它的生产环境是管式炉中在常压或者加压下进行的,在催化剂的催化下,甲烷与水蒸气进行反应,生成以及二氧化碳等混合气体。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是一段炉采用蒸汽转化、两段炉串联工艺,可以更高效直接的生产出。这些工艺手段简单高效,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清洁燃料莫过于这种生产工艺。 煤制工艺的建设成本,从以上的制造工艺中不难看出,该种制造工艺复杂,每一道工序需要的设备比较多,成本自然而然会比较高;天然气制工艺流程相对比较简单,所需设备一般都是高效的质量保证的设备,经过工序少,建设成本不高。
对人体有低毒,因为在人体新陈代谢中会氧化成比毒性更强的甲醛和甲酸(蚁酸)。
初期中毒症状包括心跳加速、上吐(呕)、下泻、无胃口、头疼、晕、全身无力。严重者会神智不清、呼吸急速至衰竭。失明是最典型的症状,进入血液后,会使组织酸性变强产生酸中毒,导致肾衰竭。最严重者是死亡。
然而,仍然有不少不法商人不顾生命安全,用含有的工业酒精勾兑假酒并出售。但是,正规酒中也有极微量的,是宿醉的原因之一。中毒可以用乙醇解。因为在肝中被酒精脱氢酶氧化成甲醛,然后形成甲酸。乙醇可以和竞争醇脱氢酶,而使人体有时间排除。
危害防治
中毒症状
身体危害:对神经系统有嘛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疼、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生产工程流程:
工艺流程简述
湿法脱硫: 首先将来自焦化厂气柜加压站的粗脱硫煤气(H2S:200mg/Nm3)进入本工程脱硫塔,与塔顶喷淋下来的烤胶脱硫液逆流接触洗涤、补雾段除去雾滴后送至焦炉气压缩气柜。 焦炉气压缩: 将来自气柜H2S含量小于20mg/Nm3 、200mmH2O、温度40℃的焦炉气,到一入总油水分离器分离油水,到一段入口缓冲器减压缓冲,进入一段气缸加压至0.23MPa(绝),温度130℃,经一段出口缓冲器减压缓冲,进入一段水冷却器冷却至40℃,一段油水分离器分离油水后,进入二段入口缓冲器减压缓冲,经二段气缸加压至0.491 MPa(绝)温度130℃经二段出口缓冲器减压缓冲,二段水冷却器冷却至40℃,二段油水分离器分离油水后,进入三段入口缓冲器减压缓冲,经三段气缸加压至11.10 MPa(绝),温度130℃经三段出口缓冲器减压缓冲,三段水冷却器冷却至40℃,三段油水分离器分离油水后,进入四段入口缓冲器减压缓冲,经四段气缸加压至2.5 MPa,温度130℃,经四段出口缓冲器减压缓冲,四段水冷却器冷却至40℃,四段油水分离器分离油水后,送精脱硫转化工段。
转化: 焦炉气来自压缩机的压力2.5MPa,温度40℃的焦炉气经过过滤器(F61201A/B).过滤器分离掉油水与杂质。再经预脱硫槽脱除大部分无机硫后去转化工段焦炉气初预热器预热300℃、压力2.5MPa。回精脱硫的一级加氢转化器,气体中的有机硫在此进行加氢转化生成无机硫;不饱和烃生成饱和烃。加氢后的气体进入中温脱硫槽(D61203ABC)脱除绝大部分的无机硫;之后再经过二级加氢转化器(D61205)将残余的有机硫进行转化;最后经过中温氧化锌(D61204AB)把关。使出口焦炉气中总硫<0.1ppm后送至转化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