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玻璃前景可期/2.5D有望普及
如果简单回顾一下2.5D玻璃屏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耳熟能详的一些经典产品,比如2011年发布的诺基亚N9就大胆地将2.5D玻璃屏幕应用进来。虽然诺基亚开了一个好头,但市场占有率更大的安卓阵营跟进的速度却是慢的出奇。2013年,联想曾经推出了一款名为S820的产品,并且为其2.5D玻璃屏幕起了一个超长的名字“微雕2.5D弧面+全平面贴合技术黑水晶玻璃”,在当时来说2.5D玻璃屏幕的出现确实引发了市场的不小影响。在那之后,从2015年开始,2.5D玻璃屏幕开始在旗舰机上广泛使用,随后又拓展至中端机型,并被消费者广泛接受。
诺基亚N9开创了2.5D玻璃屏幕时代
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兼具的,2.5D玻璃屏幕提供了优异的触控手感,而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由于2.5D玻璃屏幕在视觉上是“悬浮”在边框上的,因此一旦跌落的时候屏幕破损的概率大大增加。其次,边缘弧度的设计似的2.5D玻璃屏幕的贴膜成了一个问题,贴膜很难照顾到弧面部分导致贴膜反而变得不美观,甚至在长期使用中贴膜被揭开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弧面玻璃碎裂的概率也随之提升(图片来源百度贴吧)
说完了2.5D弧面玻璃我们可以再扩展一下思路聊聊3D玻璃。我们知道称自己的背部设计为3D玻璃,从视觉感官上看似乎是将2.5D玻璃的弧面面积增大了一些,营造出类似三星Note Edge的效果。不过抛开小米Note不谈,我们倒是可以聊聊3D玻璃的发展前景。
与2.5D玻璃一样,3D玻璃目前并没有相应的国标,因此更多的是模糊化的定义。3D玻璃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增加弧形玻璃的触控手感,同时这一块划出来的弧面玻璃部分还可以展现更多的用途(参考三星此前的做法)。
加工3D玻璃所需的玻璃热弯模具(图片来源公众号:手机技术资讯)
不过3D玻璃的加工难度目前看来要明显大于2.5D玻璃,主要表现在曲面热成型环节的温控精度要求高,容易产生受热不均;3D曲面抛光工艺技术要求高、模具成本高,以及贴合工艺难度大上面。以 目前的行业趋势来看,2.5D弧面玻璃在未来一年内仍然会是主流,而3D玻璃由于加工难度大良品率有限,普及难度大,且定价方面的亲民程度还有待商榷。
2.5D玻璃屏幕的出现让终端手机用户体验到更加舒适的操作手感,同时也提升了手机的外观美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虽然目前2.5D玻璃屏幕还多用于中高端机型上面,不过随着技术的迭代和提升,2.5D玻璃屏幕在千元机领域得到普及将指日可待。


